第(2/3)頁 只是沒想到來的這么快。 這也跟大戰(zhàn)結(jié)束有關(guān),人在繃緊的時候,會一往無前,松懈下來之后,自然而然的會想家。 如果唐軍退回,遼東、遼北可用之軍只剩下王建…… 李曄想來想去,只能提前部署心中的想法了。 當(dāng)下令人召來高家四將。 脫下戎裝之后的高思繼,沒有絲毫天下頂尖猛將的風(fēng)采,反而像個儒士,一舉一動都恭恭敬敬,“臣等拜見陛下。” “無須多禮,平身。”李曄以手虛抬。 高思繼臉上的儒氣沒有掩蓋他的相貌堂堂,高思祥卻面如鍋底,孔武有力,高行珪典型的河北漢子長相,面相剛毅。 四人站在一起,英雄之氣撲面而來。 難怪歷史上義薄云天的李克用也要猜忌高家。 “高家一門四將,古今罕有,必為青史嘉話。”李曄贊嘆道。 不說還好,一說出口,高思繼急忙跪下,“若無陛下雄才偉略,又怎有我等施展胸中報復(fù)的機(jī)會。” 不愧是當(dāng)家的,隨便一句話入耳,就能聽出弦外之音。 “哦,敢問高將軍胸中報復(fù)。”李曄笑道。 純粹是順口一問,拉近關(guān)系,但高思繼不知想成了什么,額頭滲出冷汗,說話更加小心翼翼,“效、效昔日之李衛(wèi)公,為大唐橫掃邊夷!” 這本該是慷慨激昂的一句話,從高思繼嘴中說出來卻軟綿綿的。 人有想法沒錯,但想法太多容易鉆牛角尖。 不過李曄回頭一想,忽然覺得高思繼似乎也話中有話,李靖在大唐也是受猜忌的,高思繼以李靖自比,實(shí)則也是向李曄坦明心意。 這么聊下去,容易聊出誤會。 李曄覺得還是開誠布公好一些,扶起高思繼,“將軍所言不錯,朕召你們來也是為了此事。” “臣等愚昧。” 李曄指著地圖道:“大鮮卑山北麓,仍聚居大量草原部落,遼北還有女真人不服王化。” “末將必為陛下討平!”談到軍事,高思繼終于露出一員猛將該有的氣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