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柳城大戰(zhàn)的最終贏家落到杜晏球身上,帶領(lǐng)精銳部眾于萬軍叢中生擒耶律倍。 李曄望著眼前的耶律倍,不禁有些失神,頭束高冠,披著一件札甲,內(nèi)穿緋色圓領(lǐng)袍,居然有幾分中土儒將的氣質(zhì)。 “大契丹國太子耶律倍拜見大唐皇帝!”耶律倍拱拱手。 辛四郎大怒,就要一腳踹過去,被李曄拉住了。 歷史上的耶律倍也算身世坎坷,在詩畫上有一定的造詣,畫風(fēng)影響深遠,因主張全盤漢化,以儒家思想為治國之術(shù),而遭到述律平厭惡,述律平是草原守舊勢力的代表,奉行草原本位主義,維護丹奴隸制度,不肯開化,遂扶植老二耶律德光。 后流亡中土,被李嗣源接納賜名李贊華。 李從珂搞不定石敬瑭與耶律德光聯(lián)手進攻,盛情邀請耶律倍一起自、焚,耶律倍不從,被李從珂弄死。 “普天之下,沒有契丹國!也沒有契丹國太子,朕再給你一次機會?!崩顣弦荒樒届o的看著耶律倍。 這種平靜里大唐天威深不可測。 李曄不介意讓他為大契丹國陪葬。 只不過因為其受華夏文明滋養(yǎng),才另眼相看。 耶律倍臉上冷汗直流,眼神時而堅定時而軟弱,終于還是軟弱占了上峰,雙膝跪地,“臣契丹耶律倍拜見陛下?!? 這一跪,算是整個契丹跪下一半。 自唐太宗設(shè)松漠都督府以來,契丹就逐漸向大唐靠攏,酋長接受大唐官職并賜國姓。 如果沒有女皇營州之亂的一敗涂地,契丹早就完成唐化了。 李盡忠、孫萬榮起兵之前,也僅僅是因為遼東饑荒,向營州都督趙文翙尋求幫助。 打著打著,就發(fā)現(xiàn)長安的孤兒寡母這么好欺負,粟末靺鞨人也趁機渾水摸魚,建立渤海國。 昔日強盛的大唐,早已在頻繁的政治、斗爭中外強中干,連個像樣的將領(lǐng)都拿不出來,此時距離大唐滅高句麗才五十年而已。 自此大唐退出遼東半島。 “不要為難他,好生招待。”李曄揮揮手,讓人把耶律倍帶下去了。 營州被攻陷,是對契丹人的沉重一擊。 遼東半島上風(fēng)聲鶴唳,人心惶惶。 叛亂四起,奚人、阻卜人、室韋人也加入進來。 當然,其中不乏很多渾水摸魚之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