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長安暴雷-《茍出一個盛唐》
第(2/3)頁
沒有戰亂,百姓勤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頒布,汴梁也煥發出了生機。
只不過隨著朱溫的年紀增長,幾個兒子間的矛盾日益增大。
長子朱友裕死后,這種矛盾便更加暗流涌動。
然而除了朱友裕,其他諸子都是生于富貴,長于深宮,繼承了朱溫的狡詐,卻沒有繼承朱溫的雄武,在軍中沒有影響力。
反而是朱友文、朱友謙、朱友恭、朱漢賓等義子戰功赫赫。
其中朱友文最得朱溫歡心,也是朱友文最先讓其妻侍奉朱溫。
義子畢竟是義子,親生兒子朱友珪不干了,暗中與朱友文較勁。
朱溫對幾個兒子的本事還是心知肚明的,即便是義子們,也沒有一個人能匡危扶世之才,一直猶豫不決,在汴州忽一日見秋風乍起,枯葉飄落,心中有感,想起長子朱友裕,不禁潸然淚下,“若端夫在,不至有今日之事。”
朱友裕性情寬仁,深得士卒擁戴,所向皆有功,正因如此,一直受到朱溫的猜忌,受諸子暗妒。
致其盛年而莫名死于揚州任上。
現在朱溫越是猶豫,諸子們爭之越急。
成都。
李曄收到了黠戛斯的求援。
河東現在還是大唐盟友,李曄總不能因為黠戛斯而跟李存勖翻臉吧?
不過此事可以用來試探李存勖對大唐的態度。
李曄派出使者進行調解,草原那么大,沒必要盯著黠戛斯,不是還有室韋與契丹嗎?
特別是契丹,拿下營州之后,阿保機實力進一步壯大,大肆啟用唐人文武人才,東征西討,這幾年在遼東像吹氣球一樣膨脹起來。
李存勖不可能看不到眼前的威脅。
在成都待了三個月,關中的旱情才得到緩解,上游暴雨,河流漸漸充盈起來。
渭北也開始降雨。
留在關中的百姓撲滅蝗災,興唐府、荊南、荊襄的糧食輸送入關中,長安缺糧的危險也得到緩解。
崔源照開始組織百姓回返關中。
對于大部分百姓來說,鄉土田地皆在關中,故土難離。
回鄉的愿望甚是迫切。
百姓和唐軍都想著回關中,李曄卻在成都待習慣了。
才三個月就感覺骨頭都酥軟了,蜀中比關中舒服多了,風物怡人,只不過梁園雖好非久戀之鄉,人太舒服了,意志也會松軟下來。
王建響當當的猛人,進了成都,就不思進取起來。
剛想起王建,趙義存便來奏報:“陛下,蜀王薨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县|
大庆市|
天峻县|
科技|
哈密市|
双牌县|
达日县|
通海县|
原平市|
巍山|
海门市|
江安县|
石景山区|
蚌埠市|
连州市|
永德县|
朝阳区|
舞钢市|
沿河|
延边|
红桥区|
吕梁市|
云安县|
临澧县|
精河县|
舟曲县|
醴陵市|
开原市|
临湘市|
枝江市|
临泉县|
宁海县|
贵德县|
巴东县|
侯马市|
孟州市|
阿瓦提县|
金阳县|
马山县|
临汾市|
南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