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一十章 科舉出道-《茍出一個盛唐》


    第(3/3)頁

    兩人的策論都切中時弊,韓延徽直指歸化策對草原部落沒有吸引力,弄出一個北院制度,即大唐皇帝重拾天可汗之名,建帝帳于草原之上,以草原部落為北院之民,收各部精銳為爪牙。

    以現在李曄的眼光來看,有很多地方還不成熟。

    但這個思路非常新穎,符合李曄口味,加上文章寫得確實不錯,便點了狀元。

    宋齊丘則是對內,如厘定商稅,減免田稅,梳理鹽鐵等稅務,當然,這些老生常談的東西都不入李曄的眼,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話:稅賦乃國家之根本,天子當與共之!

    收稅都收到皇帝頭上來了,勇氣可嘉。

    如果皇帝都交稅,那么那些功勛、權貴還有誰不交稅?

    張榜之日,人山人海。

    中舉者欣喜若狂,落第者郁郁寡歡。

    李曄在看了中舉者的籍貫之后,忽然發現將近一半人來自江西、宣翕。

    而河隴一個都沒有,包括當年為了應急而成為宣教使的落第士子。

    武營占據的比例也少的可憐。

    河北也就馮道與韓延徽區區兩人。

    如果把兩浙算上,中舉者百分之七十都是江南。

    當然,江南人杰地靈文教昌盛是其優勢,但站在國家層面,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極易形成地方性的政治團體。

    再說河北、中原天天打仗,也沒心思讀書,河隴西域諸事繁雜,但凡識字的,都被官府征召,拿去教歸化的百姓讀書識字了。

    在治國上,任何被忽視的細節,都會漸漸臃腫成國家的毒瘤。

    李曄急忙召集張承業、李巨川問策。

    李巨川是隴右人,早年也深受科舉的迫害,對此事極為敏感,“南人崛起非是國家之福,北人會如何想?陛下當裁汰之。”

    張承業卻道:“江南士子憑自身才學中舉,如今已經張榜,豈是說裁汰就裁汰的?”

    李曄一愣,這事情還挺棘手的。

    張承業拱手道:“今年已經張榜,不能更改,否則就是大唐失信于天下讀書人,陛下可按照地域,劃分錄取名額,如此就不會影響國事。”

    按地域,劃分錄取名額,李曄記得歷史上好像某位皇帝就是這么干的。

    “此策大善。”李曄深以為然,如果大唐朝堂上全是江南人,可想而知大唐會變成什么樣子。

    一想到江南,李曄心中一動,“江南文風昌盛,但以武風壯之,凡中舉士子,皆先到河隴、朔方、西域歷練兩年,然后依照政績提拔。”

    這時代文人也是能提刀砍人的,李曄不想放棄這一優良傳統。

    而對文人來說,最重要的是開闊眼界。

    整天在中土瘋狂內卷,只會越來越退化,還不如睜眼看一看河隴,看一看草原,看一看西域,看一看真正的天下!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平县| 剑河县| 江陵县| 通化市| 黄平县| 大新县| 吉安市| 阳东县| 从化市| 龙口市| 旺苍县| 家居| 土默特左旗| 万州区| 和政县| 新疆| 鄄城县| 页游| 宣城市| 来安县| 永州市| 邵武市| 二连浩特市| 永康市| 宁陵县| 焦作市| 嵊泗县| 台江县| 三明市| 太谷县| 延吉市| 和龙市| 六枝特区| 山西省| 屏山县| 陕西省| 垫江县| 资兴市| 莆田市| 德钦县| 贵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