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王宗佶、王宗弁苦諫,王宗懿充耳不聞。 王宗綰欲收兵權,不料發(fā)了橫財的士卒皆心向王宗懿,王宗綰只得以本部一萬軍脫離大軍,倍道而進,支援前線。 仍是晚了一步,馬殷先到,王宗滌只能后退。 馬殷、秦彥暉、王瓊三軍合軍一處,軍勢大振。 蜀軍在王宗滌、王宗綰的率領下,與楚軍打的有來有回,雖不能攻陷黔州,但也擋住了楚軍的攻勢。 不過這一切王宗懿到來后,瞬間改變。 也許是在內地的“戰(zhàn)績”極大的鼓舞了他的雄心壯志,到達前線的第一天便要生擒馬殷,被王宗滌、王宗綰制止。 王宗懿負氣,趁二人不備,發(fā)動夜襲。 馬殷早有準備,蜀軍個個在內地發(fā)了橫財,戰(zhàn)場上也就拉胯起來,楚軍瘋狂反攻。 尸山血海中,王宗懿終于認識到真正的戰(zhàn)場是什么樣子,被楚軍嚇破了膽,交戰(zhàn)才一個時辰,身為主將的他就帶頭跑路了,楚軍趁勢反攻,蜀軍丟下一路尸體,反沖向己方大陣。 秦彥暉、李瓊隨后掩殺。 剛剛緩過神來的王宗滌、王宗綰在楚軍的猛攻下支持不住,只能護著王宗懿退往涪州,秦彥暉、李瓊緊咬不放,趁勢攻破涪州。 王宗滌、王宗綰再護著王宗懿退到渝州。 渝州即為后世重慶,東川重鎮(zhèn)。 蜀軍勉強站住陣腳,但大軍經過一連串的追殺,所剩無幾。 楚軍大進,擄掠東川,東川士民皆怨王宗懿。 秦彥暉、李瓊的兵鋒推到這里,差不多也是極限了,引軍退回涪州,原本馬殷也沒想到蜀軍如此不堪一擊,對蜀地的野心逐漸膨脹起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