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對之聲-《茍出一個盛唐》
第(3/3)頁
這種風氣下,自然吸引了大批喜愛指點江山的書生,即便科舉之后,他們也不愿回鄉,在關中登記,隨便做些小工就能養活自己。
這兩年大唐興盛,長安居大不易,士子們就涌向華州、商州、同州之地。
還有一些有眼光的,跑到河隴,迅速被各地府衙招募為歸化使之類的吏員。
聽說有些書生做了兩年,功績卓著,直接升為宣教使。
宣教使雖然還是吏員,但地位已經大不相同,屬于真正意義上的天子門生,中舉之后更是前途無量。
這樣一來,吸引了無數書生往河隴跑,甚至連西州都有人去。
這時代的文士,可不是手無縛雞之力,同樣是能上馬提刀砍人的猛人。
無論如何爭論,與逆梁必有一戰的理念漸漸深入人心。
從皇城司與宣教使的奏報來看,民間的熱情還是很高的,但軍中的確也有了厭戰之心,李曄穿越以來,年年皆戰,從東到西,又從西到東,將士跋山涉水,還要面臨生死大戰,不疲憊不就成了超人?
而且劉全禮的報表中,詳細羅列了近幾年大戰耗費的錢糧。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僅僅天復二年爭奪淮南,大唐就耗費了兩百三十萬石糧草,三百一十五萬緡錢,國庫已然有空虛之象,唐軍陣亡一萬二千人,輔軍陣亡一萬九千人,都是精壯。
還是老天爺沒給李曄搗亂,關中沒有出現天災。
這幾年都在打仗,民生之疾苦,也就可想而知了。
若不是江南之地的財富填了窟窿,大唐的財政早就崩潰了。
李曄一腦門的汗,國力的競爭,說穿了就是財政。
而大唐的底子,經過懿宗、僖宗的揮霍,黃巢、秦宗權的人禍,早就見底了。
李曄苦笑,“召韓偓、韓全晦、崔源照、裴贄入京?!?
是時候開一次財政大會了。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多少帝國的崩塌,說穿了就是窮死的。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依兰县|
宣汉县|
普陀区|
中阳县|
黎平县|
恩施市|
佛坪县|
盱眙县|
增城市|
健康|
社旗县|
横山县|
南郑县|
舟曲县|
广灵县|
汤原县|
修武县|
临湘市|
武宣县|
勃利县|
东丰县|
舞阳县|
海南省|
凤翔县|
宜川县|
龙里县|
洪湖市|
宁陵县|
巴彦淖尔市|
永泰县|
保德县|
嘉黎县|
武陟县|
寻甸|
科技|
贡嘎县|
罗源县|
家居|
长丰县|
南溪县|
木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