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一張 西南來使-《茍出一個盛唐》
第(2/3)頁
李曄記得當初有個叫宋淮書的士子提出了重鑄貨幣,如今關中統一,又有山南西道、陜虢、興唐府,重鑄貨幣可以提上日程了。
再說興唐府那么多鹽,也可以往外面賣。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無才不興。
農業是根基,商業是血脈。
商業若是興盛起來,能減輕農業的壓力。
前提是控制得法。
一隊輔軍巡邏而過,昂首挺胸,雖是皮甲,卻也威武,路人紛紛避讓,并不驚恐。
這世道,如此安寧來之不易。
李曄興致大起,看著天色還早,就拉著李巨川一起去了西城的匠作監。
還沒進門,里面叮叮咚咚,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爾等何人?”門前守軍攔住去路。
薛廣衡出示了腰牌,守軍這才放行。
將作監尉遲康見皇帝駕臨,趕忙來迎接。
“行了,都過去半年了,朕要的東西你弄出來沒有?”
尉遲康趕忙取來兩架弩機,一架是廳子都的連珠弩,一架是新弩。
新弩粗糙不少,也更大一些,外形什么的,李曄也不在乎,能用就行。。
兩個親衛試射。
院中自有箭靶,兩人急射,連珠弩連發十箭,新弩連發四箭。
李曄微微失望,這么長時間了,才弄這么個玩意兒。
“陛下請看!”薛廣衡令人把箭靶抬過來。
弩的準確性比弓要強的多,親衛箭法也不錯,十四支弩箭全部命中。
連珠弩入靶兩寸,新弩的弩箭入靶三寸,新弩的破甲能力稍強一些。
“一月能制多少把?”李曄取來弩機反復驗看,有總比沒有強。
尉遲康伸出一根手指,欲言又止。
“一千?”李曄滿懷期待。
“稟陛下,十、十把。”
李曄差點沒暈倒在地,一個月十把,一年也才一百二十把,黃花菜都涼了。
“流水線,流水線會嗎?”李曄恨鐵不成鋼,連后世的名詞都說出口。
尉遲康似懂非懂。
李曄自己跑到制弩的工匠那里,不過出乎他意料的是,流水線早就有了,叫法不一樣,十幾名木匠制造弩身,十幾名鐵匠鑄造機件,還有一些人制弦,刷漆,最后由一部分人組裝。
雖然沒有后世流水線那么標準化,但也差不多了,分工明確,每個人都很敬業,做工細致。
尉遲康小心翼翼道:“稟陛下,弩弓選取生長在懸崖邊上的巖桑木,二三十年方可成材,弩身也以二十年以上栗木,兩者都需反復浸泡、陰干一年以上,方能制弩。”
原來如此,若是弓弩這么容易制成,恐怕梁軍早就人手一把了。
這年代受生產力限制,什么都難。
弩都如此,更不用說馬槊、陌刀這些大殺器了。
“加緊制造,若是一月能造出一百架,朕有重賞。”李曄本來想玩科技碾壓,現在看起來是想當然了。
出了將作監,李曄帶著李巨川直接去天心閣。
宮中這才知道皇帝回朝,張承業、韓偓、趙崇凝都被召來。
“陛下,千載難逢之機會,我軍南北夾擊,王建必不能擋,收復蜀中,指日可待。”李巨川道。
韓偓一如既往的反戰,“如今關中雖有糧食,士卒皆疲憊,愿陛下深思之。”
趙崇凝點頭稱是。
兩人雖然不贊同出兵,但也沒有激烈反對。
李曄不置可否,“繼元意下如何?”
張承業沖李曄拱手,“國家大事,陛下自有明斷,非臣所長。”
“我軍雖然連勝,但依然無法改變關中疲弱,關東強盛的局面,唯有拿下蜀中,成昔日強秦之勢,方能一掃天下,重振大唐。”李巨川極力勸諫。
早在李曄制定三步戰略的時候,就有人提議先取蜀中。
現在這么好的機會,更加不愿放過。
但,他們的眼光都集中在王建身上,卻沒有看到南詔。
南詔可不是吃素的兔子,而是一頭餓狼,吐蕃和大唐的衰落都跟它脫不了干系。
王建雖然割據西川,但到底是唐臣,對唐廷敬重,每年的供奉在天下各鎮中最為豐厚。
說白了,王建只是想關起門在蜀中當個土皇帝,歷史上的他也是如此秉性。
如果唐廷聯合南詔攻打蜀中,天下人會怎么想?
須知,南詔與大唐有深仇大恨!
龐勛之亂因其而起,安南的分離,也是其始作俑者。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东市|
闵行区|
台中县|
鸡西市|
乃东县|
上饶市|
阿克陶县|
新巴尔虎右旗|
哈尔滨市|
武隆县|
闻喜县|
阿巴嘎旗|
雷山县|
伊吾县|
通辽市|
邳州市|
白沙|
四会市|
安塞县|
乌什县|
轮台县|
富川|
垣曲县|
黎城县|
吉木萨尔县|
阿拉善盟|
大同县|
达拉特旗|
楚雄市|
江口县|
巨野县|
晋宁县|
吉安县|
襄垣县|
文山县|
固镇县|
江孜县|
会昌县|
温宿县|
正镶白旗|
阿克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