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府州折家-《茍出一個盛唐》
第(1/3)頁
提出重鑄錢幣之人名叫宋淮書,聽這名字就像是江淮人,李曄忽然前些時日在長安街頭見到的書生,也說是從江淮而來。
明算雖然人少,只有區區十一人。
但以如今的亂世,還能修習算術的,絕對是真愛。
十一份試卷李曄親自審閱,十一個人全部滿分,看來自己有些小看這時代數學水平。
依稀記得《九章算術》好像是漢代就出現了,勾股定理,正負數、分數、方程全都有。
還有南北朝時期的大牛祖沖之,能根據星象,修訂歷法,最牛的就是他的圓周率,好像到了十六世紀,才被阿拉伯人超越。
可惜古代文人都熱衷于科舉做官,很少有人能靜心研究學術,否則一個勾股定理延伸開,就是整個古代數學的巔峰。
李曄一向認為數學就是所有科學起點。
這次恩科的結果,一共錄取了四十二人,明算十一人全部錄取。
只隔了一天,就張榜公布結果,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痛哭流涕,有人歡聲笑語,還有人大罵主考官徇私舞弊,不過在一身煞氣的禁衛軍面前,終究聲音漸漸小了下去。
其實前來應試的大部分文章寫得不錯,高談闊論,指點江山,讀起來朗朗上口。
但李曄現在要的不是這個,而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哪怕只是一個修建公共廁所的建議,李曄也錄用了。
策論三十一人中,除了崔源照,還有十三人是長安城中的世家子弟。
這也正常,如今的世道,有能力,又能安心讀書畢竟是少數。
能有十七個寒門子弟投奔唐廷就算不錯了。
李曄也算知人善用,讓崔源照跟著趙崇凝去編戶齊民,宋淮書跟著韓全晦去搞錢,其他的人則全部下放到輔軍鍛煉,從思想到身體進行改造。
明算十一人則全部進入武營,充當算術教習,李曄對他們非常優待,每月七斗糧,包吃包住,而且每天只需講課兩個時辰,其他時間自便。
本來李曄還準備弄出一套小學數學教程出來,不過有《九章算術》珠玉在前,李曄也就不好意思獻丑了。
接下來三天就是武舉。
不過讓李曄失望了,比科舉人還少,兩百不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泉县|
桐城市|
双鸭山市|
喀喇|
宁南县|
福鼎市|
梁河县|
砀山县|
防城港市|
温宿县|
婺源县|
定结县|
交城县|
沾化县|
额济纳旗|
鄂托克旗|
北川|
噶尔县|
高安市|
都兰县|
永仁县|
梓潼县|
嘉黎县|
旺苍县|
江都市|
嘉义县|
石城县|
吉安市|
乃东县|
邢台县|
油尖旺区|
花莲市|
名山县|
德化县|
永宁县|
肥西县|
区。|
东兰县|
乌鲁木齐市|
韩城市|
岢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