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突如其來的旱災確實影響江浙不小,以至于民間多了些妖魔亂世的謠言。 傳聞中旱魃便是能夠引來旱災的妖魔。 以至于家家戶戶到了夜間都閉門不出,甚至將驅邪的糯米撒在了門前。 濟顛感受著冰柜里的功德越來越淺,不由得有些緊張。 這說明妖魔臨近重生,說不定已經在某地破繭而出。 經過秦白的努力,地龍妖魔身上的功德已經徹底清空,冰柜的身軀隨即開始不可逆的腐化。 江浙各地的蚯蚓出現大量暴死的情況,旱災愈演愈烈。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因果已經與秦白完全沒了關系,他的功德處于緩慢上漲的趨勢。 見到時機已經成熟,秦白也逐漸放開蠱蟲的限制,讓普通的蚯蚓遷移進來。 但古怪的事情卻發生了,哪怕他不辭辛苦利用水族箱攝取蚯蚓運往江浙,也根本就存活不了幾日。 如此預兆,秦白幾人懷疑是妖魔暗中搗鬼。 畢竟三毒聚集了人性中的雜念,絕不是簡單就能對付的。 他們也不敢在杭城干等著,各自準備了起來。 濟顛坐鎮杭城并且調遣僧人運送賑災的物資,而燕赤霞劍遁去地府間隙處查看,以免妖魔生出變化。 秦白則干脆用符咒聯系了遠在京城的魏連章,讓對方命令江浙各地動員起來。 雖然江浙的旱災目前并沒有太大的影響,但畢竟牽扯到妖魔,很快官府就有所行動了。 較為偏僻的山村都被召集到城鎮附近,方便更好的應對。 秦白趁著空閑御劍飛往江浙各處,他利用水族箱保證河流主道的水位沒有驟降。 因此他的功德一度呈現瘋漲的趨勢,現在已經從兩百萬逼近到了五百萬。 不過秦白依舊沒有感受到功德成圣的苗頭,難不成真的一點作用都無? 他沒有再去考慮功德,而是找到了老猿,聽對方匯總江浙受災的情況。 等到大致了解清楚后,秦白朝某個方向毫不猶豫飛遁而去。 ……… 通往金華郡的官道上,數百位的民眾步履蹣跚的向前走著,其中有不少的老幼。 對于旱災一事,上了年紀的老人多少有所了解,因為五十年前有也發生過。 當時足足有大半年沒有下一滴雨水,加上酷暑暴曬,莊稼地都因此枯死了,可謂是顆粒無收。 想要活下去只能吃樹皮度日,直到等來官府的救濟這才好了些。 但如今卻要復雜的多,田地與山林的干旱皆是不同尋常,這才有了旱魃的說法。 官道上的民眾都來自于山脈里的村落,在官府的應召下前去金華郡避難。 目前看來旱災的影響并太大,所以眾人的臉上倒也不顯得沮喪,反而各自說說笑笑。 寧采臣帶著親眷也在人群里,他與娘子手牽著老馬,上面坐著的是眼花耳聾的老娘。 他高中舉人后便與娘子回鄉了,沒想到遇到了這事。 因為功名的緣故,寧采臣硬是被推到了領頭的位置,負責調度干糧與水的發放。 一路上倒算是平平安安,畢竟現在的野獸要么靠近水源活動,要么前去江浙以外了。 樣貌賢惠的吳氏用手絹為寧采臣的大臉擦了擦汗,兩人相視一笑,給周圍人喂了口狗糧。 寧采臣笑著說道:“娘子,等到了金華郡我們可以安居在那里了,總比山村好些。” 吳氏點了點頭:“都依你。” 寧采臣剛想說些什么,突然見自家娘子嘴里喃喃道:“好似有個很出名的戲樓開到金華了,叫什么……” 寧采臣張大嘴巴說道:“德雲社?!!” “對的,就是這名字,我聽聞村子的貨郎說過。” 寧采臣嘴角抽了抽,本來還想著金華郡能離德雲社遠些,現在看來這陰影怎么也躲不開。 秦白你媽的。 想要掉頭也不現實了,只得先去金華郡再說,到時候就解釋同名同姓吧。 唉,想我寧采臣一世的英明,竟然毀于小小的戲劇上面。 他嘆氣示意人群加快步伐,想要趁天黑前到達。 等遠望能夠看到金華郡后,寧采臣這才松了口氣,能看出城外聚集了不少難民,但至少不顯得混亂。 他經過這些民眾時發現里面有不少是僧人打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