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按照觀星臺的建造速度,如此復(fù)雜的構(gòu)造短時間不用想,估摸著至少要三四年。 秦白暗自記下上面的紋路,接著他不去理會觀星臺,轉(zhuǎn)身踏入了道觀之中。 道觀名為“養(yǎng)生殿”,建筑本身能夠看到不少龍形的裝飾,柱子上還刻有全篇的道德經(jīng)。 這道觀雖然平日里除了趙佶之外無人問津,但其中駐扎的皇城司卻不少。 不過秦白依靠著佛氣很輕松的便混入其中。 他在道觀中閑逛起來,一進門首先是三清道祖的雕像,看臺上香火以及貢品,恐怕不久前還有人在此處祭拜。 在如今這個佛門大興之世,道觀其實不多,秦白也是第一次見到三清的雕像。 他想想自己怎么也算是道門弟子,便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禮,然后這才向里屋走去。 很快秦白就有所發(fā)現(xiàn),其中一間屋子應(yīng)該是趙佶平日里的煉丹房 開門后中央有尊半米大小的青銅鼎,桃木燃起高火,使得鼎中徐徐冒著白煙。 十歲出頭的道童手持扇子保持著煉藥的火焰不熄滅,他半瞇眼睛不斷的點著腦袋,似乎隨時就要睡了過去。 秦白嗅了下鼎中散發(fā)的藥香,煉的并不是鉛丸,確實是丹藥沒錯,而且有強身健體的功效。 所用草藥品質(zhì)極好,但可惜青銅鼎不是法器,這導(dǎo)致藥效恐怕大半都會因此流失。 秦白忍不住搖了搖頭,這趙佶家大業(yè)大倒也不心疼銀錢,給他一種用人參鹿茸煉制百藍根的感覺。 哪怕如此,練氣的資源也遠超尋常,但趙佶的修為差強人意,可見他的天賦實屬一般。 天色還早倒也不急,秦白在煉丹房里翻找起來。 藥材對他來說倒無所謂,主要是看有無又用的丹方。 收集丹方主要是興趣,秦白這次來本就是打著賊不走空的原則,只要有用處就干脆都復(fù)制一份。 他正大光明的拿出白紙抄寫了著,一旁的道童腦袋磕在鼎上驚醒過來。 道童被嚇了一跳,不過他不敢聲張,只是顫顫巍巍的取出聯(lián)絡(luò)他人用的符紙,但幾次注入真氣都失敗了。 秦白瞥了眼道童,然后低頭繼續(xù)抄寫丹方。 這道觀里面積較大,光靠自己恐怕很難沒有疏漏,干脆讓道童引些人過來。 反正以秦白的修為而言,除非前來的是葉孤城,否則壓根就不是他的對手。 煉丹房里氣氛靜默,道童就連大氣的不敢喘,只得默默的維持著青銅鼎下的火焰。 就當秦白將丹方都抄寫完成后,屋外的腳步聲這才傳來。 秦白伸了個懶腰,手指放出佛光一點,道童的表情就變得恍惚了。 他起身等到有人進來,可隨著煉丹房的木門打開,秦白的表情變得極為僵硬。 趙佶身穿錦衣絲綢站在門前,他手中還拿著一把拂塵,身后是幾位侍者。 “道長,許久不見了。” 秦白嘆了口氣,怎么越不想接觸誰,越是可能會接觸到。 他訕笑著說道:“皇上,您怎么會有這雅興?” 趙佶做了個請的手勢,然后快步走進了煉丹房里,秦白想著也避不開便跟了進去。 “怎么樣,道長覺得如何?” 秦白心念一動,他指著青銅鼎說道:“少了件法器,以至于藥性大多都流失了。” “哈哈哈哈。” 趙佶忍不住笑了起來,他在秦白面前沒有表現(xiàn)出絲毫上位者的架勢,反而像是許久未見的老友。 “法器煉丹可是要用真氣催動的,雖說京師道錄院里有不少修為深厚的道官,但讓他們不去修行專心煉丹可做不到。” 秦白清了清喉嚨,仿佛保險推銷員附身:“皇上有沒有考慮我們德雲(yún)社最近推出的產(chǎn)品,3.0節(jié)能全自動化煉丹爐。” 趙佶愣了下,接著啞然失笑,聽聞魏連章與對方乃是好友,他也通過書信詢問過。 也因此得知了秦白古怪的性格,現(xiàn)在看來確實如此。 “秦道長要送朕煉丹爐,朕自然會收下。” 秦白知道它的小心思瞞不過趙佶,哪怕宋微宗在歷史上的評價褒貶不一,對方恐怕已經(jīng)久等自己多時。 他從積分商城里挑選了起來,片刻后取出一個乳白色的電飯煲。 上面的按鈕不多,主要分功能是是煉丹和煲湯以及煮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