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幽幽光幕好似一張簾子,懸掛于天穹之上,遮蔽了日月星辰。 光幕雖說不大,但令人神奇的是,無論處于天下間哪個方位,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而且,這道光幕并非出現在一個世界,而是同時出現在上百個世界。 在這上百個世界的眾生為影像標題議論紛紛之時,影像繼續播放。 【請問,你今天吃了幾碗飯?你吃飽了嗎?】 光幕上的影像悄然變化,伴隨著旁白,出現了一個問題。 當然,這個問題并不是詢問那些觀看影像的百姓們。 緊接著,畫面中出現了一個小男孩,正面對著所有人。 這個小孩子,穿著一件白襯衫,系著一條鮮艷的紅領巾。 “今天中午我吃了兩大碗飯,吃的可飽了,一粒米都沒有浪費。” 畫面中,系著紅領巾的小男孩有些驕傲的回道。 “那你呢...” 話筒又出現在另外一個小學生的面前。 “三碗!” “兩碗!” “一碗!” 畫面不停變幻,一個個系著紅領巾的小學生接受了采訪,并且帶著好奇,驕傲的報出了他們今天中午吃的米飯數量。 這些學生來自天南地北,有男有女,但每一個臉上都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那你們知不知道,是誰讓你們吃飽的啊?】 緊接著,旁白又問出了下一個問題。 “知道啊,是袁爺爺!” “袁爺爺!” “袁爺爺!” 小學生們爭先恐后的驕傲自豪的回答。 【那你們能背誦出一首節約糧食的詩詞嗎?】 “能!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個,兩個,三個...無數的小學生整齊的背誦聲響起。 【接下來,是一所普通的農村小學實拍視頻。】 隨后,畫面悄然隱沒,漆黑的畫面上,噼里啪啦的出現了一行字,并伴隨著旁白的解說。 【叮鈴鈴...】 【校園中,響起了一陣充滿童趣的朗朗讀書聲...】 【整潔明亮的教室中,小學生們個個都正襟危坐,大聲誦讀著課本上的內容...】 旁白的解說讓觀眾知道,這是一所學校,也就是他們理解中的私塾。 緊接著,鏡頭拉高。 學校的外面,是一望無際的田野。 田野中,滿是金黃色的稻谷,一眼望去,金澄澄的一片。 鏡頭壓下,足以見到,禾穗飽滿,粒粒可見,壓彎了一株株禾苗。 農民們開著收割機,正在收割稻谷。 他們的臉上,充滿了豐收的喜悅。 “好飽滿的稻谷,看來,這是一個豐收之年!” 看著這個場景,尤其是那成片成片的稻田,立即就引起了眾多皇帝的驚嘆。 尤其是底層出身的朱元璋,看著那成片的稻田以及飽滿的稻谷,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這僅是一所農村的私塾吧?竟然有那么多孩子上學,還有女子也能入學?” 百姓們看著這熟悉又陌生的一幕,都充滿了不敢置信的神色。 說熟悉,是因為畫面是顯示的是農村,他們能從中找到熟悉的感覺。 說陌生,是那干凈的學校以及豐收的稻田,他們從來就沒有見過。 【請問,你知不知道,從明年一月份開始,你們就不用再上繳公糧,國家已經決定,全面免除農業稅?】 畫面一轉,一只話筒出現在了農田中忙活的農民身前。 與此同時,旁白聲響起。 看過幾次視頻,觀眾們也都知道,這是在采訪這位農民。 “哈哈,當然知道了,電視上早就說了!” 叼著煙、戴著草帽的農民看到有采訪,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挺起了腰桿子,高興的回道。 “其實啊,我們這里早就不用上繳糧食了!” 吸了一口煙,農民接著說道:“如今啊,我家三畝田能收兩千多斤稻子,不用繳糧食之后啊,吃都吃不完呢。” “今年的新糧收完,我準備把去年留下的陳糧拿去賣掉,陳米可一點都不好吃。” “不僅如此,我還準備明年不種這么多水稻了,反正也吃不完。” “我準備種點經濟作物,像是辣椒啊,黃瓜之類的,平時吃不完也可以拿去賣,給家里補貼點家用。” 這位農民似乎從沒有接受過采訪,面對著鏡頭有些靦腆,但說到后面,憨厚的臉上全是高興。 是啊,免除農業稅啊。 這是華夏大地上數千年以來都不曾有過的事情。 如今,他們這一代人,就幸運的遇到了。 “什么?他們家三畝地竟然收獲了兩千多斤稻谷?” “他還要賣陳米,竟然是嫌陳米不好吃?” “他還妄想來年不種這么多糧食....” 農民樸實的話語,在一眾皇帝聽來,卻是如此的刺耳,如此的凡爾賽。 更像是一柄大錘,重重的錘中了他們的心靈。 天下間,竟然真的有不需要繳糧食(免除農業稅)的王朝(國家)嗎? 答案是有的,活生生的出現在他們的面前。 這一刻,眾多皇帝們的第一反應,是萬分震驚,是不敢相信,是... 除了皇帝們,文武百官、天下百姓們皆是一臉駭然,既而眼露向往。 他們從這位農民的話里,聽出了許許多多的東西。 三畝地收獲兩千斤稻谷,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封建時代,一畝地能收三四百斤的谷子,已經是老天爺關照了。 畢竟,在那個時候,農民們收成好不好,全看老天爺給不給飯吃。 如今,畫面中出現的這個國家,這個農民,他竟然說三畝地能收獲兩千多斤稻子。 換算下來,一畝地就是七百來斤了。 這特娘的,簡直就是在做夢一樣。 【去年一共收上來多少公糧?】 【回部長的話,截止至年底,去年一共收糧超過十五億斤,折算價值十八億元。】 就在觀看直播的眾人議論紛紛時,卻見得光幕上的畫面悄然變幻。 畫面中,出現了一間辦公室,兩個人正在對話。 從他二人的話中不難聽說,這二人正是那個國家主管收糧的稅務官。 只是,這些話聽在觀眾們的耳中,卻是如同九天之上落下的雷霆般,將他們炸得個人揚馬翻。 十八億元是什么概念,無論是皇帝還是文武百官、天下百姓們,都不太懂,也沒有那個概念。 但十五億斤糧食,他們都懂了。 這是什么概念? 換算成他們習慣用的計量單位,一石大約是一百二十斤。 那這十五億斤,差不多是一千多萬石。 因為不知道這個國家的人口數量,所以,眾多皇帝和文武百官也不好計算他們的稅賦是高還是低。 但不管怎么說,如此多的糧食稅收,說免就給免了。 這得是多么強大的國家,才能有如此大的魄力? 畢竟,免除了農民的稅收,總得從其他地方找補回來。 否則,一個如此龐大的國家機器,該如何運轉? 【那我們的收稅成本呢?】 【收稅成本....去年已經達到了近二十億元的開支,收上來的農業稅,還不夠給工作人員發工資的呢。】 【如此一來,倒是沒必要為此耗費太多不必要的浪費啊...】 畫面繼續,簡短的幾句話,加上旁白的解釋,很快就讓觀眾們明白。 “什么...收稅的成本已經高出了所收之稅?這怎么可能...” 大唐的長孫無忌不由得驚呼出聲。 收稅,是有一定的沉沒成本的。 畢竟,古代交通不便,江南的糧食運到北方,一路上的運費,以及人吃馬嚼,都得計算進去。 這一切的一切,通稱為沉沒。 一般來說,這個沉沒開支是總稅收的二到三成左右。 當然,如果下面的稅務小吏伸手貪墨的話,可能會達到四成。 但總的來說,這個沉沒成本本身就是計算在整個王朝的稅賦體系之中的。 如今,這影像之中透露出來的消息,卻是讓眾人大吃一驚。 派人向百姓收一斤糧食,反而要消耗掉一斤多的糧食。 這一來一回,反而虧本了。 這也就難怪,這個國家會取消掉農業稅了。 因為,繼續向農民收取農業稅的話,根本就不劃算啊。 【農民不再需要向國家繳納糧食...】 【此項命令的出現,標志著我國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型成功...】 【同時,我們應該感謝一個人!】 【在他的研究下,我們的水稻產量連年增加,從以前的畝產五百斤,增加到七百斤、八百斤、九百斤,乃至于一千二百斤...】 【同時,我們應該向廣大最可愛的農民伯伯們說一聲感謝,這兩千多年來,你們辛苦了...】 畫面慢慢消失,可觀看直播的觀眾們,卻還沒有從畫面所傳遞出的消息中回過神來。 “不可能,這絕不可能!朕不相信,免除了農民的糧食稅,那皇帝吃什么,百官吃什么,軍隊拿什么來養?” 劉邦震動了。 劉徹震動了。 趙匡胤震動了。 康熙震動了。 乾隆震動了。 所有的皇帝們都死死的盯著畫面,哪怕是光幕變黑了,也沒有眨一下眼睛。 打死他們也想不到,之前城主始皇帝嬴政所說的情況,居然真的出現了。 天下間,居然真的有朝一日,有一個王朝(國家)會取消了農民的賦稅。 這就像是重重的一巴掌,重重的打在了他們的臉上。 那叫一個疼! 不僅疼在他們的臉上,更是疼在他們的心里。 光幕中的這個國家的皇帝雖然沒有出場,但根據只言片語也能想象得到。 他居然有如此手段、如此魄力,直接免除了農民的稅收。 這意味著,這個國家的實力,強大到了他們難以想象的地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