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我道成矣-《洪荒人祖,開局加入聊天群》
第(2/3)頁
它們是由歷代以來,對孔圣經典《論語》有所不滿的人,所產生的念頭。
不要笑,不要以為古時的讀書人就不會對《論語》不滿。
雖然他們都知道,想要考中科舉,就得將《論語》吃透。
但寒窗苦讀數十年,卻一直不得高中,最后只能郁郁而終。
臨死之時,他們對不能中第的怨氣,都發泄到了《論語》之上。
無數年來,這無數道怨氣,就集結到了一起。
再加上,近現代以來,經歷打倒孔家廟等等活動,使得孔圣跌落神壇,不再高高在上。
于是,儒家圣賢的孔夫子,從高高在上的圣賢,變成了人人皆可調侃的平常古代人物而已。
種種萬民意念,經過一番奇妙的際遇,組合成了這道光。
這道光一出世,就遇到了意外而死的李恐,并帶著他跨越了時空長河,來到了九百余年前的趙宋時期。
認主之后,它就根據李恐的能理解,自動演變成了《掄語》。
同時,方運也大概理清了它的運作方式。
只要認同《掄語》的理念,就可以獲得無形中的大道共鳴,獲得大道的賜福。
增強實力的同時,踏上一條另類的才氣修行之道。
是的,相比于方運自身修行的儒門正統之道,《掄語》代表的是一條另類的儒門之道。
當然,這種大道,說不上好,也說不上不好。
大道沒有好與壞之分,也沒有高低之別。
就算是有高低之分,也只是修行者的水平高低,而非大道本身。
“果然如此!”
方運只感覺,自己的元神有些蠢蠢欲動。
當即,他連忙接著翻下去。
第二頁是目錄:
1、學而篇;2、為政篇;3、八佾篇;4、里仁篇;5、公冶長篇.....19、子張篇;20、堯曰篇。
與正統的《論語》一樣,也分為20篇,共計492章。
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有48章。
再翻下去,便是第一篇,學而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傳統釋義:孔子說,學習知識并且時常地復習,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而來了,不也是很快樂的嗎?別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谷鵜
【本書釋義:學武有成就可以時常揍人,不也是很快樂的嗎?有江湖上的朋友從很遠的地方來踢館,不也是很快樂的嗎?有人不知道我的大名,可我還沒發怒,這已經很君子了。】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
【傳統釋義:君子不自重就不令人敬畏。】
【本書釋義:打人就一定要下重手,不然就樹立不了威信!】
【...子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傳統釋義:君子喜歡正道得到的財物,不要不義之財。】
【本書釋義:我喜歡錢,所以拿走你的錢,這是很有道理的!】
【...子曰:“子不語怪、力、亂、神...】
【傳統釋義:孔子不談論怪異、勇力、叛亂和鬼神。】
【本書釋義:夫子不想說話,施展起武功將人打到神志不清。】
看著正文中對孔圣人語錄兩種截然不同的解釋,方運的眉頭凝結到了一起。
說實話,身為正統儒家弟子,甚至已經超越了孔圣,有了自我思想的太乙境存在。
一時之間,看到這種另辟蹊徑的解釋,方運很難接受。
甚至,有一種三觀崩碎的感覺。
然而,仔細想想,卻發現此書中的釋義雖然離經叛道,與傳統注釋相差甚遠。
但卻很有道理,甚至符合春秋時期的風氣習俗。
作為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在歷史上的記載自然不少。
《史記》記載:孔子長九尺又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
《列子》記載:孔子而不肯以力聞;
《淮南子》記載:孔子智過長弘,勇服于孟賁,足躡郊免,力招城關;
《禮記射義》記載:孔子射于瞿相之圃,蓋觀者如堵墻。
無論是哪一部史料,均表明孔子孔圣人是一位勇力非凡武藝出眾的武士。
而且,儒道提倡君子六藝,為禮、樂、射、御、書、數。
想那春秋時期蟊賊遍地,孔圣人若不能打,又如何周游列國?
無論哪部記載,無一不表明了孔子的武藝,乃“勁能招國門之關”。
怎么看,孔子都不可能是一個只有一肚子文化的老者形象。
此時,方運的腦海中甚至腦補出一道畫面。
一個滿身肌肉的壯漢,帶著三千小弟橫行春秋時期各大堂口的社會大哥形象。
能講道理就講道理,不能講道理就講物理。
畢竟,孔圣人身處一方亂世,單靠一張嘴皮子,孔圣如何說服天下人?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龙县|
奎屯市|
景洪市|
简阳市|
兴宁市|
原平市|
边坝县|
闽清县|
简阳市|
岢岚县|
乐平市|
沙坪坝区|
长丰县|
武冈市|
凤庆县|
绥德县|
阿尔山市|
石门县|
班戈县|
奇台县|
容城县|
巴彦县|
黄石市|
陆丰市|
体育|
二连浩特市|
苍梧县|
苍梧县|
启东市|
沭阳县|
盖州市|
紫云|
拉萨市|
普定县|
长岛县|
绥棱县|
屯门区|
松潘县|
浮梁县|
汤阴县|
图木舒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