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004章 一路向西(下)-《神藏》


    第(1/3)頁

    由于方逸等人要前往的地方,必須經過樓蘭古城,所以這一路是直奔古城而去,在路上雖然渺無人煙,但時不時就可以看到倒斃在路旁的一些動物尸體,有山羊有野馬,方逸還看到了一具駱駝的骨骼。

    從有人煙的縣城到羅布泊的樓蘭古城,只有三百多公里的距離,但在沙漠中每小時幾十公里的車速,讓方逸和衛銘城這兩輛車整整跑了兩天,兩天之后,他們才看到了極負盛名的樓蘭古城。

    樓蘭,是西域古城遺跡,名稱最早見于《史記》,曾經為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是扼絲綢之路的要沖,在很多漢唐時的書籍上,都記載了當年樓蘭的繁華。

    不過這座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在輝煌了近500年后,逐漸就沒有了人煙,在歷史舞臺上無聲無息地消失了,現在的樓蘭古城占地面積約十二萬平方米,接近正方形,邊長約330米,整個遺址散布在羅布泊西岸的雅丹地貌群中。

    “好好的一個文明,就這么掩埋在歷史長河之中了。”

    遠遠看著那殘壁斷桓,方逸心有所感的搖了搖頭,這情形和他在柬埔寨中所見的那個巨城極為相似,即使距離那么遠,方逸心中都明顯的生出了一種荒蕪孤寂的感覺。

    方逸雖然對羅布泊不是很了解,但是對樓蘭古國,卻是十分的熟悉,因為在孫連達的授課中,就有講訴樓蘭古城的歷史,準確的說,應該是樓蘭古國,因為在一兩千年之前,占地面積并不大的樓蘭古國在西域可謂是鼎鼎大名。

    漢武帝初通西域,使者往來都經過樓蘭,而當時的樓蘭屢次替匈奴當耳目,攻劫西漢使者,后來漢武帝漢派兵討樓蘭,俘獲其王,樓蘭即降漢,又遭匈奴的攻擊,于是分遣侍子,向兩面稱臣。

    后匈奴侍子安歸立為樓蘭王,遂親匈奴,成為了漢朝的心腹大患,曾在漢朝做質子的王弟尉屠耆降漢,將情況報告漢朝,漢遣傅介子到樓蘭,刺殺安歸,立尉屠耆為王,改國名為鄯善,遷都扜泥城。

    但又過了幾百年之后,北魏滅鄯善國,存在了約600年鄯善國也就是樓蘭,至此滅亡。

    頻繁的戰爭、掠奪性的洗劫,使得樓蘭的植被和交通商貿地位受到了毀滅性的破壞,而沙漠邊緣的古國,喪失了這兩個基本要素,也不可能存在下去,于是它就變成了今天滿目黃沙、一片蒼茫的景象。

    曾經一度有千年的時間,人類都遺忘了這個被黃沙覆蓋著的古國,直到上個世紀初,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無意間發現了樓蘭古國的存在,消息一經傳出,馬上在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說起來發現樓蘭的經過也極其偶然,當時斯文·赫定正在羅布沙漠中考察,他雇傭的驢工兼向導艾爾迪克因丟失工具,在尋找的途中,偶然在羅布泊西北岸發現一片古代遺址。

    斯文·赫定聽說后,馬上隨艾爾迪克來到了遺跡處,發現這片古代遺跡地面上,散布著美麗的木雕、織物、錢幣。

    因缺乏飲用水,斯文·赫定在遺址處沒能呆上多長時間,回去之后,赫定經過一年的準備,又專程來到這片遺跡,進行了一個星期的發掘工作。

    經過整理分析,赫定根據出土文書中有樓蘭字樣,遂將此遺跡定為樓蘭,這一重要發現震驚了世界,為斯文·赫定贏得了極大的榮譽。

    隨后英國人斯坦因、日本人橘瑞超等,都是沿著赫定的路線圖找到樓蘭遺址的,他們的發掘工作更徹底和細致,但同時也是破壞和掠奪性的。

    赫定先后到過數次樓蘭,發掘樓蘭城內13個點,獲取大批漢魏和羅馬古錢幣、具有中亞希臘化風格的建筑木雕、兩枚木簡、大量魏晉木簡、精美的中原絲織品等150余件。

    而赫定建立的考察隊中有一個叫做伯格曼的隊員,在孔雀河的一個支流找到一大批樓蘭古物,并發掘出一具女性木乃伊,因其衣著華貴,被稱為“樓蘭女王”。

    方逸之所以對樓蘭古國那么了解,原因自然在于這些遺失的文物了,孫連達曾經親自到樓蘭主持過文物考古的發掘工作,但由于當年這里被搜刮的過于細致,加上天氣原因,那次的發掘收獲并不是很大。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辰区| 迁西县| 临桂县| 克山县| 新巴尔虎左旗| 龙江县| 达州市| 黄冈市| 潼关县| 临泉县| 牙克石市| 出国| 张家口市| 扎囊县| 宁河县| 沂南县| 平顶山市| 郎溪县| 浙江省| 河西区| 堆龙德庆县| 武强县| 彝良县| 喀什市| 锦屏县| 顺平县| 独山县| 垦利县| 横山县| 广宁县| 体育| 阿瓦提县| 石城县| 平阴县| 阳信县| 抚松县| 会宁县| 秦安县| 定南县| 疏附县| 六盘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