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893章 彭斌的大手筆-《神藏》


    第(3/3)頁

      華子易壓低了幾分聲音,說道:“這工人干活,有人看著和沒有看就是不一樣,方逸你放心,我介紹的施工隊,肯定讓他們把活給干好。”

      “華哥,那多謝你了。”

      對于華子易的好意,方逸自然只能承受了下來,不過方逸心里也明白,他們兩人的關系很難像最初認識時的那樣了,這中間已經是摻雜了利益和人情。

      “方逸,打家具也簡單,回頭我讓家里發些木頭來,黃花梨和紅木我都給你準備一車皮你看怎么樣?對了,金絲楠木家中庫房里應該還有一些,到時候都給你發來吧。”

      緬甸作為一個多山的農業國家,最不缺的就是珍貴木材,在彭家的控制區域內就有好幾處林場,這也是彭家之前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發兩車皮木料對彭斌而言當真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了。

      “黃花梨和紅木各發一車皮?”

      彭斌沒放在眼里的事情,聽在華子易耳朵里卻是大不一樣,要知道,在現如今黃花梨紅木還有金絲楠木那可都是珍稀木材,市場連大料都很罕見,華子易還真沒聽聞過有誰用這些木頭去打制全套的家居呢。

      “黃花梨是緬甸花梨,比你們的海皇差一點,但比越黃要好。”

      彭斌隨意的說道:“不過我們那邊的紅酸枝和金絲楠木很好,當初國內皇帝建造宮殿,可都是去緬甸伐的木頭運過來的,我記得有幾個金絲楠木的大料,回頭我讓人去找找,沒有的話我讓人去山里再伐一些。”

      和國內的木料被砍伐過度不同,緬甸的原始森林里還有很多未經砍伐的珍貴木材,在國人看上去異常稀少的木料,其實在國外還是有不少的。

      “金絲楠木的大料?”

      聽到彭斌的話,華子易已經不是吃驚而是震驚了,旁邊一臉懵懂的衛銘城和柏初夏不懂,但是對歷史極為了解的華子易,自然知道金絲楠木大料的稀有和珍貴。

      金絲楠木的木紋,在陽光下會呈現出金絲狀,皇家以金黃色為貴,所以金絲楠木歷來是皇家指定專屬建材,被稱為“皇帝木”。

      明朝初年,成祖朱棣遷都大京,為營建紫禁城和修陵,曾大量砍伐全國各地上好的金絲楠木,之后的皇帝也盡可能搜羅金絲楠木為自己修陵,到了清朝,國內的“皇帝木”所剩無幾,特別是適合做柱子的大料,更是一木難求。

      這其中最為出名的一件事,自然就是乾隆爺干下來的偷梁換柱了。

      由于金絲楠木生長緩慢,成為棟梁之才需要上百年時間,乾隆皇帝給自己修建陵墓可等不了那么長的時間,所以就把目光瞄準了明十三陵,那里不就有現成的金絲楠木大料嘛。

      乾隆起初看中的是朱棣的長陵。乾隆假借祭奠朱棣的機會,親自去長陵實地勘察,然而身為皇帝,明目張膽盜前朝皇帝的墓實在說不過去,更何況清朝律法明確禁止盜墓,情理上都很難過關。

      這個時候,就輪到拍馬屁的人出場了,乾隆手下的大臣揣摩到了上司的心思,于是裝模作樣地上奏,稱前朝皇陵建筑破舊,需要修葺了,乾陵一聽立刻批準。

      最終,乾隆把目標鎖定為嘉靖皇帝的永陵,借裝修的機會,把上好的金絲楠木拆下來,偷梁換柱,獲取了大量現成的金絲楠木料,用在了自己的陵墓之中。

      只是乾隆怎么都沒能想到,自己辛苦修繕的陵墓,最后也沒能讓他壽終正寢,僅僅過了一百年,他的裕陵地宮就被軍閥孫殿英炸毀盜掘,尸骨無存慘不忍睹。

      這樁由金絲楠木所引起的公案,也讓金絲楠木名聲大噪,不過世人都以為金絲楠木是華夏的特產,其實不然,華子易就很清楚,其實早在明清的時候,緬甸就曾經有大料楠木進入到國內。

      只是路途遙遠砍伐不易,流進國內的金絲楠木數量極少,但說不準帝王陵或者是紫禁城里的金絲楠木就有緬甸楠木在其中,這一點也是很多考古學家和建筑學家公認的。

      所以華子易知道,一根就算是來自緬甸的金絲楠木的大料,其價值也是無法估算的,往少了說數十萬,往大了說就是大幾百萬也不為過,再加上整車皮的紅木和緬甸花梨,彭斌的這手筆簡直大到了讓華子易為之震驚的程度。

    (本章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龙县| 五指山市| 民县| 黔西县| 禹州市| 福海县| 进贤县| 化隆| 新丰县| 桓仁| 永定县| 苍溪县| 彭山县| 司法| 六安市| 利辛县| 汝州市| 河源市| 黄大仙区| 平顶山市| 佛冈县| 丹寨县| 九龙坡区| 镇远县| 汉阴县| 岐山县| 玉溪市| 天峻县| 白朗县| 波密县| 怀仁县| 柏乡县| 全州县| 永定县| 屏东市| 宣威市| 丹东市| 全椒县| 昌都县| 宁海县| 昌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