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是在感慨之余,陳墨也忍不住對陳羽吐槽道:“所以你現在打算在這個本就已經夠快的發展道路上再踩一腳油門?你就不怕出什么問題嗎?” “能有什么問題呢?按照人類文明的發展速度,如果當初兩極爭霸的太空競賽沒有因為蘇聯解體而結束,你覺得現在人類應該發展到哪一步了?”陳羽自然明白陳墨的擔心,因為他找陳墨要了宇宙戰艦大和號那個世界的人類方的戰艦技術用來作為這次計劃的獎品。 這種領先當前世界兩百多年的科技,對于現在的世界來說是否會造成怎樣的沖擊,這是誰也無法預料的事情。 但有一點陳羽卻可以肯定,那就是至少會讓如今人類越發日趨停滯的科技進步得到一個強而有力的刺激。 雖然很多人都在說科技一直在進步,可和冷戰時期相比,人類所取得的進步簡直少的驚人。 在那個兩大陣營對峙,兩個超級大國在各個領域競爭的時代,人類科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發展,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領域,載人航天、空間站、航天飛機、載人登月、人造衛星……幾乎能夠說得上來的航天領域的成就都是在那個時代取得的。 而在冷戰結束之后,西方國家因為看不到利益,在航天領域的投資可以說日趨減少,幾十年都未見人類再次登月,更不用說什么太空移民和登陸火星進行探索了。 那都是說了幾十年的科幻故事。 如果不是國內獨立自主建造的天宮空間站建造完成,再一次拉開了太空競賽的序幕,逼得歐美國家不得不延長國際空間站的使用,恐怕人類將失去在太空中的最后一塊領土。 那些腦滿腸肥的路燈掛件可不會考慮人類的未來和社會的發展,在他們看來只要他們能夠繼續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人類不發展才是最好的。 至于投資航天項目?不提那動輒以多少億美金計算的投資,單只是一個項目長達十年二十年的項目周期和幾乎看不到回報的投資收益,都足以讓那些路燈掛件第一時間否定掉這個項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