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自己是否能夠在戰場上找到答案,喬治·布萊克并不知曉答案。 但既然自己的老師安排自己前往戰場,喬治·布萊克也還是欣然接受了這個安排。 畢竟整個世界現在都已經陷入了戰爭,在日本人偷襲了珍珠港之后,世界上已經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真的置身事外了。 而且在喬治·布萊克看來,如果能夠終結戰爭,或者改變現在自己所處國家的戰爭局勢, 或許對那些流離失所的窮苦百姓會是一個幫助,也可以對他們的生活帶來一些改善。 抱著這樣的想法,喬治·布萊克和法師團里那些懷揣理想的年輕人們一起踏入了戰場。 這支法師團能夠給這場戰爭帶來多少改變還是一個未知之數,不過歐洲戰場這邊在英國人從加萊撤走了幾十萬潰軍之后,戰爭的局勢卻已經開始趨于穩定,西線戰場進入了戰略上的相持。 法國已經投降,德國人占領了包括巴黎在內的法國北部地區。 已經投降的法國政府則南遷到了法國南部,將剩下的法國本土領土抓在了手里, 并開始整合法國南部地區的各種資源和軍事生產能力, 如同歷史上那樣開始為德國人服務。 當然,法國政府投降了,并不代表法國人民也投降了。 在法國宣布投降之后,大量不愿意向德國人投降的法軍跟著英國人一起從加萊撤走了。 而一部分同樣不想投降的法國政府官員和高級軍官則借用英國人的渠道,逃往了法國在海外的殖民地,并且控制了這些殖民地,同時宣布投降的法國政府為非法政府,法國人民不會投降,仍將在殖民地繼續進行抗爭。 其中自然有著那位著名的戴高樂將軍,不過和歷史上不同的是他沒有逃往英國,而是去了法國在非洲的殖民地,在那里建立起了自由法國運動,并且號召軍民繼續抵抗德國人的侵略和統治。 只是和歷史上有著英國人支持的戴高樂不同,在殖民地的戴高樂并沒有獲得太多的支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