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間來到秋末,一直駐守在土陽城的夏侯歸來了,在經過朝議之后,唐王同意了夏侯的歸老。 隱瞞了身份數十年的夏侯也算是落得了善終,至于當年的事情,部堂里的大人們都選擇性的忽略了。 唐國很強大,鐵騎可橫推諸國,但面對昊天在人間的代言人,依舊只能是分庭抗禮罷了。 如今幾乎可以證實這位夫子的第十三位親傳弟子,書院的十三先生就是光明大神官口中的冥王之子。 這是修行者間的事情自然該有修行者去解決,所以這件事情的選擇權在那位即將歸來的夏侯將軍手中。 對于這些個傳聞從南海歸來有了一段時日的蘇牧對此可謂是了如指掌。 歸屬于道門的暗碟不時的把信息匯總到太虛酒館,這件事情本就沒有什么對錯。 宣威將軍被滿門抄斬那一日很多人都選擇了袖手旁觀,比如部堂里的大人,站在后山不知該如何去選擇的高大老人。 所以說把罪過歸到夏侯的身上有些不妥! 他將手中的信件放下不無擔憂的輕聲說道:“觀主你這招棋下得不錯,可惜最終出了點兒意外。” 觀主不是神靈,不能夠知曉未來,但他知道個大概,在雁鳴湖畔與寧缺一戰的夏侯受了很重的傷。 所以今天他要去攔住一個人,攔住一個從荒原而來,卻能夠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進入長安城的人。 ...... 在夏侯府邸不遠處一個明顯不像是唐國人士打扮的精壯漢子,手提著兩把彎刀就要沖向夏侯府邸。 一道人影閃過,精壯漢子發現了擋在自己眼前的青衣道人問道:“蘇先生我尊敬您是道門客卿,難不成我明宗清理門戶你也要多管閑事不成嗎?” 眼前的道人很強大,強大到他無法在其手下走過一招,如今也只能寄希望于這位蘇先生不會多管閑事。 “夏侯為道門做了很多事情,七日之后就是夏侯與寧缺的決戰,所以我希望他們兩人之間有個公平的決斗。” 毫無疑問這場戰斗無論在書中還是劇中都不太公平,他身為道門客卿自然要幫助道門客卿建立一個公平的環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