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開發過程】 十劍系列機體一共氛分為三個開發次序。 第一次序:1號機。 第二次序:2號機-7號機。 第三次序:8號機-10號機。 作為第二次序的收官之作,7號機的設計定位是完全的宇宙用人形兵器,并且加入了大膽的“分體”設計。 所謂“分體”設計,就是讓一臺人形兵器可以分身成多個部分,最大號化利用人形兵器的戰斗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設計人員設想了眾多可能,廢案包括7號機可以變成兩臺戰斗機,由兩人駕駛等等(戰斗機這一要素最后保留了下來)。 最后批準下來的方案,是讓7號機變成四肢和軀干都可以獨自戰斗的機體。 這是7號機分身最多的方案,但也是非議最多的方案。比如如何保證獨立活動的部分不成為駕駛員的負擔?而分身太多,也勢必會導致機體各部分更脆弱,合體時的也變得更危險。 等等問題還有很多,包括人形兵器開發部主任瑞克.布朗與副主任霍恩海姆都不喜歡這個方案,曾向上級請示再作考慮。但托馬斯會長回復說:“有人和我說人形兵器的腿在宇宙中只能起到控制姿勢的供功能,不能裝備太多的武器,應當將腿再設計的簡單一點。而7號機的這個方案里腿和雙臂擁有相等輸出,讓我看到了人形兵器的可能性。” 會長發話,開發部只好硬著頭皮上了。首先是整體的設計,原本計劃做成粗獷的造型,兼顧防御力與輸出。但考慮到發動機的功能,最后決定做成節能的修長型人形兵器,這樣雖然四肢獨立活動時間更短,但返回身體后充能速度更快。 四肢原本打算做成完全一樣的造型,不過為了美觀還是區分出了手腳。雙手雙腳上都有十幾處噴口,并擁有隱藏的機炮槍,靈活且危險。除了固定的機炮槍,還有一把激光步槍,手腳都可以裝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