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須知明軍不只這一路,播州兵馬雖占地利人和,卻也未必能圍困險關太過持久,可是如今聽了劉挺這番分析,葉小天卻不得不想,如果這本來就是楊應龍希望他們做的呢?
石虎關是否能如愿在楊朝棟等三路大軍包抄過來之前就攻克?依照現在的計算,楊朝棟等三路大軍與他們發生接觸還需三天時間,可要是播州軍另有不為人知的秘密通道,能夠提前抵達呢?
之前明軍幾次被誘敵深入繼而全殲,是明軍將領太蠢么?即便第一次是忘乎所以,太過自大,那第二次總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吧?為何被楊應龍看似簡單的同樣一套辦法再度全殲?
戰陣之上,容不得絲毫假如,這種可致全軍于死境的狀況,哪怕只有一線可能,都應該全力避免而不能抱著萬一的幻想。葉小天怵然心驚,虛心向劉挺求教道:“那依總兵大人所見,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劉挺摸著下巴,狡黠地一笑,道:“楊應龍分兵,難道老子就不會分兵么?”
劉挺拔下代表他此刻所在的紅旗,從旗盒中又抽出兩面紅旗,在羅古插了一面,在其軍營所在地重新插下一面,另外一面小旗拿在手中,思量半晌,在羅古和軍營所在地之間的一處山坳中插下。
眾將領紛紛圍過來觀看。劉挺撫著胡須,得意洋洋地瞟了他們一眼,道:“看明白了么?”
葉小天沒看明白,沒明白他就問,虛心的很:“總兵大人,你這是……”
對自己的粉絲。劉大將軍也很有耐心,便指點道:“你看,羅古地勢險要,我們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打下來,如果我們派一路兵馬堅守于此,只需五千人,楊珠在三天之內就休想打得下來。”
葉小天道:“不錯!大人是打算御敵于外了?”
劉挺搖頭,道:“羅古只需五千人堅守,但我派一萬人去。松坎在這里。路途比羅古遠,且要經過羅古,我派兵一萬,五千守羅古,御楊珠于外,另外五千兵馬埋伏在從松坎前往羅古的必經之路上,他可以打老子的埋伏,難道老子就不能打他的埋伏?”
葉小天看了一眼重新插回駐軍營地的紅旗。又看了不遠處山坳藏兵的地圖,恍然大悟道:“總兵大人分兵于羅古。一面抵擋楊珠,一面牽制楊朝棟,把楊惟棟從魚渡放進來,打他的反包圍?”
劉挺贊許道:“不錯!軍營中留下一路兵馬繼續攻打石虎關以迷惑敵軍,以本將為餌,誘楊惟棟來攻。到時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