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埃爾文呆呆地看著比爾,心中思緒凌亂,竟有些忘了自己還處在采訪階段。 在此之前,他的心中,一直把李唐首先當做了不起的學者,然后才是優秀的的投資人。 但直到這一刻,他忽然覺得,在那個華夏人的身上,又多了一個標簽——謀略家。 看來一直以來,還是低估了那個華夏人! 那個人的腦子里面,不是正常人類的構造,難道是一個超腦? 在他的心里,那個華夏人的形象,已然從一個低調謙遜的年輕人,變成了一只蟄伏在黑暗里的巨獸,燈光逐漸照射,獠牙森森,透漏出滲人的精光。 他要開始發力了。 國際上的所有礦企,都會被震懾吧。 “或許我現在的觀點,相對于市場的發展,會有一點點超前。短期內,市場規律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動,但兩三年后,我相信,事實會向著我預測的方向發展。” 比爾看到埃爾文呆若木雞,以為這位記者不相信他的話,或者理解不了他的話,又解釋了一遍:“現在國際上的焦煤價格也很高昂,但遠沒有到達真正的高點。” “比爾先生,我相信你的話。” 埃爾文回過神,“而且你的話,真的是發人深省!我覺得我之前對李唐的跟蹤報道,做得還不夠到位,仿佛眼睛被迷霧蒙住,看不清楚。但現在你的這番話,指引我看到了迷霧中的真相。” 比爾露出一絲笑容,作為學者,誨人不倦的給人教育,總是欣喜的。 “馬路河煤礦的價值,現在已經很高,但未來會更加的重要。” 他說到這里,基本上已經點評完了,該說的已經說了,其他的細枝末節已經不重要。 沒有說太多煤礦的技術性問題,而是從經濟評價的角度,來剖析了一下。 很顯然這樣的剖析角度,更能彰顯這個礦權的真正意義。 他知道今天談話的內容,還有另外一個主題,那就是馬利河鐵礦。 他心里記著,所以主動引到了下一個話題:“馬利河鐵礦,我沒有去過巴分島,畢竟我的身體條件已經不允許我前往那樣的寒冷地帶。不過受到李唐投資馬利河鐵礦項目的啟發,我特意查詢了該項目的歷史資料。” “您認為這個項目,有什么可取之處?”埃爾文繼續耐心傾聽。 “現在鐵礦價格直線上漲,有更多心思靈活的人,比我更早的發現了馬利河鐵礦的潛力。” 比爾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張紙條,上面有手寫字,“我對馬利河鐵礦項目不是很了解,所有的信息和判斷,均來自歷史資料,未必準確,你們姑且聽之,不用全信,對學術要永遠保持懷疑的態度嘛。” “你請直說。”埃爾文只是個文科生,思維并沒有太嚴謹。 比爾再次審視了一眼自己看歷史資料總結的內容,沉吟道:“根據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勘探資料,巴分島馬利河地區,發現了出露地表的磁赤鐵礦、赤鐵礦,而且礦層出露規模很大,主要的礦體長度達到了三公里以上。而且在附近區域,也發現了多個鐵礦床,埋藏也都很淺。” “嗯。”埃爾文微微點頭,顯然這些資料,是他所不太了解的。 “如果不是氣候太過于嚴寒,這種大面積出露地表的鐵礦,挖開就可以直接運到附近的港口,銷往世界各地。” 比爾說起這些觀點,聲音不大,但話音中卻蘊含著讓人振奮的內容:“你也知道,馬利河鐵礦品位極高,平均品位在66%到67%之間,算得上是全世界范圍內最優質的鐵礦之一!而這樣的鐵礦,出露地表,而且與圍巖分界線明顯。鐵礦開采成本,主要的影響因素就是采剝比。而馬利河鐵礦的情況,采剝比極高,必然小于1!這是最理想的開采礦層地質情況!” “你認為這個鐵礦,會很有開采價值?” “這要看最終勘探成果,如果馬利河鐵礦規模足夠大,他們只需要修一條不到一百英里的鐵路,就能夠把鐵礦石,而且是價格更高的塊礦,通過海運銷售出去!” 比爾感嘆道:“那就是源源不斷的金錢利潤!” “你看起來有些惋惜。”埃爾文發現了比爾情緒的變化。 “很顯然,這個礦權,之前空白了這么長時間,卻沒有人重視。現在,卻被華夏人給搶先把礦權申請走了。” “你看起來似乎認定了馬利河鐵礦必然成為我們國內勘探人的遺憾,是不是意味著這個鐵礦,規模巨大?” “規模一定會很大的!”比爾很是篤定這個觀點,“地表出露礦層這么好,如果礦層大概率能夠延伸到地下,兩三百米的深度依舊存在鐵礦層,那么這個鐵礦,必然成為伽國最大的鐵礦!如果地下千米也有鐵礦,那么這個礦床的儲量規模,將難以想象!” “儲量規模會有多大呢?”埃爾文想要一個直觀的數據。 “從地表礦層的情況,儲量上億噸不難。如果兩百米深度范圍內,礦層完整,儲量三五億噸是必然的。至于更深處,以及更加外圍區域的礦床,難以估量,也許十億噸,也許五十億噸!” 比爾向來不會說話說一半,直接說出了自己的判斷:“我個人更傾向于,那里是一個巨型的鐵礦床!必然是伽國最大的鐵礦,也是前所未有的巨礦!從不多的鉆探工程資料來看,也支持這樣的觀點。” “你的意思是,李唐必然又掌握一個世界級的鐵礦基地?”埃爾文問出了自己更關心,也是外界更關心的問題。 “是的!” 比爾收起了手里的紙張,沉吟道:“我看了新聞報道,最近人們議論最多的,是連贏礦業要做世界第一大鐵礦公司,甚至要把超越比和比拓,成為全球第一大礦企,作為目標。” “是的,很早以前就有這種說法了,不過當時大家只是當做笑話,或者說是連贏礦業的一個夢想。沒人會相信,這太難了。”埃爾文不禁也感嘆了起來:“但現在連贏礦業礦山投產,又有李唐這個華夏人在背后的控制,這一切看似夢幻的目標,也有了一絲實現的可能。” 比和比拓市值將近兩千億奧,而連贏礦業市值不過三百多億奧元。 兩者之間的差距,是五個連贏礦業。 想要趕超? 太難太難。 以前大家覺得沒戲,是因為當時連贏礦業體量更小,甚至沒有盈利,那不過是大言不慚。 但現在連贏礦業的股價上漲太快了,而且這家公司的老板,不能以常理度之! “如果李唐真的把馬路河煤礦和馬利河鐵礦注入連贏礦業,那我覺得,連贏礦業發展成為比和比拓這樣的龐然大物,幾率是非常大的!” 比爾言之鑿鑿。 他愿意相信,也愿意看到這樣的盛況。 誰不想見證歷史的誕生呢? 比和比拓也好,還是鎂國自由口岸銅金公司,亦或是鷹鎂資源等等國際礦業巨頭,無不是通過一筆又一筆的并購,侵吞對手,來完成自身的壯大。 像連贏礦業這樣,通過自身礦山的開發,發展起來的,其實是比較少見的。 公司壯大之后,想要更進一步,太難了。 礦業公司發展,需要獲得礦權,而那些重要的礦權,都掌握在各大礦業巨頭手里,除非把對方吞了,要不然別人也不可能把旗下的核心礦權轉讓出去,那等于是抽筋扒皮! 顯然,像李唐這樣,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勘探,獲得一個又一個世界級的礦權。 這是礦業史上獨一份! 這是開創了新的礦業巨頭崛起之路,走出了別人沒有走過的道路! 也可以說是彎道超車了。 但想要復制李唐目前走出來的道路,根本不可能! 沒人能有李唐這樣的能力和眼光! 埃爾文在這一刻,想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 “連贏礦業或者是李唐,將來到底能夠發展到什么高度,咱們拭目以待吧。” 隔天,伽國金融郵報,就刊登了對比爾的相關采訪。 文章中,隨時以比爾的口吻說出來,但提到李唐和連贏礦業這兩個名詞,比比爾的名字還更多。 尤其是文章中,把馬路河煤礦和馬利河鐵礦的價值,以及未來極有可能影響整個全球工業格局的重要性,明明白白的闡述了出來。 馬路河煤礦,大家已經知道了,已然是伽國最大的煤礦。 而且消息指出,這個煤礦未來有可能取代塔勒戈煤礦成為世界第一! 這個礦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國際上多個礦業巨頭,尤其是動力煤全球第一的施特蘭塔,更是想要拿下馬路河煤礦的礦權,以此增強自己在動力煤領域的盟主之位,同時也能夠增強焦煤的市場份額。 然而他們的渴望,不過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跟李唐盛世控股公司聯系,電話里直接就被拒絕了,連見面談合作的機會都沒有。 想要親自見到那位幕后老板李唐? 根本不可能! 那個人就像是影子一樣,從來不會露出真容。 不過,李唐盛世控股公司的人,不至于很傲慢,面對施特蘭塔這樣的煤礦巨頭,還是比較客氣的,說是等到勘探完成了,有必要的時候會跟他們展開合作。 不管是不是客套話,至少有點盼頭。 除了馬路河煤礦之外,馬利河鐵礦的相關報道,同樣引起了外界的劇烈反響。 以比爾的角度,基本上斷言了馬利河鐵礦必然成為伽國最大的鐵礦。 甚至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優質的最有開發價值的鐵礦之一! 有這樣評價的礦權,上一個是西門杜鐵礦! 如果說馬利河鐵礦跟西門杜鐵礦一樣,規模巨大,品位奇高,品質優秀,那么世界上兩大未開發的最優質的的鐵礦權,就全部落在了李唐的手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