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傳言中極盡恢弘的大蟾寺,現(xiàn)在僅有那么一個雛形而已。 碑林、浮雕、大雄寶殿、塔林、大佛像、萬佛臺、大蟾鐘等等后世名頭極大的景觀,全都不見蹤影。 不,并不是都沒有。 一邊小心與其他和尚套近乎,一邊打量著四周環(huán)境的云道人眼神一亮,于巨大的廣場邊緣,山林之畔,看到了一塊天然的大蟾石。 那是一塊青黑夾雜的大石,不知幾千幾萬斤,高足十多丈,形似大蟾,卻極為光滑。 這石頭,名頭巨大,大到從未去過大蟾寺的人,也能熟知。 這是達摩悟道的大蟾石。 也是后世大蟾寺的象征,禪宗的象征,無數(shù)佛門弟子夢寐以求的圣地象征。 達摩大宗師,正是于此石前靜坐九年,悟出了禪宗精義,奠定了這個影響后世三千年的的佛門流派的根基。 當! 當! 當! 晨鐘敲響,回蕩于山林之間。 此時正是隆冬之日,天寒地凍之時,可一眾身著單薄的和尚們,卻恍若未覺一般,紛紛盤坐于廣場之上。 云道人拉著徒弟坐在角落,端詳著四周的一切,新奇又激動。 此時的大蟾寺,遠沒有后世有著成片恢弘的宮殿,長明燈千年不滅,上香需要跑馬的盛況。 不但山門都很簡陋,更不接受信眾的上供,所有的和尚,包括主持、達摩大宗師自己,都需要勞作。 是以,入目所及,幾乎所有的和尚,都是精干瘦弱的,但精神氣質,卻如同一支支火炬般讓人無法忽視。 “禪宗的精神……” 云道人心中喃喃,似乎有被觸動。 木少游更是深受震懾,本就不敢多說,這時候,更是一言不發(fā)。 鐘落之后,就是漫長的早課。 誦經之聲響徹山林,趕在太陽升起之前,喚醒了冬夜的山林。 “呼!” 足足兩個時辰,早課才結束,一眾僧人散去,各自忙碌,有的清理積雪,有的開鑿山壁,有的熬煮齋飯,也有的打熬體力。 “覺心、覺明。你們隨我來。” 云道人正自盤算自己此行的目的,突聽得聲音傳來,看到一灰袍僧人走來,方才醒悟這是在叫自己。 “是。” 沒得記憶,也不知這位怎么稱呼,云道人也只得按耐心思。 心中轉動著念頭,灰袍僧人停留在一處小院內,這小院只看外表,與他們居住的沒什么差別。 “慧定大師,覺心、覺明已到。” 灰袍僧人叩門。 “慧?” 云道人聽得咂舌。 據(jù)說大蟾寺一脈是按著‘福慧智子覺,了本圓可悟。’排輩的,自己算是覺字,這里面的這位,比自己足足大了三輩? 不過,似乎也沒聽說過這位啊。 門沒關,得到允諾后,兩人一前一后進了房門,灰衣僧等在門外。 房間稍顯黑暗,只有一燈如豆搖曳著點點光芒,透過光芒,云道人、木少游兩人活像是脫了水的蛤蟆,大張著口,下巴幾乎掉下來。 “是,是你?!” 云道人眼珠子差點瞪出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