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小將傾家交好道人,漸得其新任,直至某一日,唐皇又宴請道人前來,小將作陪。 酒意漸深之時,小將突言,道長刀槍不入,為何懼怕女色,難道是道家清修功力不足? 老道亦醉,見此,直言不懼,隨抱舞姬,上下其手。 突然,小將暴起,只一刀,竟斬下其頭顱來。 這一下變故,滿堂皆驚,唐皇更是大驚失色,責問小將,小將方才直言,自己在此道身上看到天下傾覆之危,故而殺之。 然而,就在此時,那道人的頭顱竟開口吐出聲音,只道來人必將滅唐,以雪今日之恥。 “此故事雖然蹊蹺不少,可其在《亂世梟雄高甲傳》、《大將鄭長弓傳》、《唐末傳》中皆有提及,或有可信之處……” “高甲、鄭長弓……” 看到此處,楊獄不由的呼吸一滯。 這故事,于徐文紀看來,或許荒誕,可在他眼中,卻又幾分可信。 因為通幽,真有窺命之能…… 而且,他想起當日煉化魁星位階圖之時所見,當時他只以為鄭長弓是無力救國而悲憤欲絕。 此時想來,若這故事為真,那么鄭長弓所遭受的煎熬,就還要遠遠超過自己的想象了。 因為,他會以為,是因為自己誅殺此道,才會引來暮年時,高甲的叛亂…… “呼!” 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沸騰,楊獄繼續往下看。 其后的故事,也多有小故事穿插其中,講生克,講神通,更多的,則是講述因肆意妄為而滅亡的神通者。 因心中縈繞著高甲、鄭長弓的事跡,他看的更加認真,再往后,則是幾個關于當世神通者的記載。 當朝禮部尚書‘秦飛白’的折紙成兵,符水觀主云泥道人的‘神符書’,以及他的弟子,萬象山人王牧之的‘撒豆成兵’。 “折紙成兵、神符書、撒豆成兵……” 楊獄眸光閃爍。 事實上,他是接觸過后兩者的,擊穿冀龍山融金煉體神通的破甲符就來自神符書,而擊潰方其道的金豆子,應當就是撒豆成兵了。 當世的神通者,或許是因為忌諱,徐文紀只列舉了幾人而已,不過,窺一斑可見全貌,當世的神通者,只怕不在少數。 畢竟,依著三笑散人的說法,潮汐起時萬物生,越是靠近這個節點,出世的道果就會越多,修行就會越容易。 要知道,過去三千年里,也少有兩位武圣見過彼此,而當世,僅僅明面上就足足有著十二尊武圣! 心中翻滾著思量,神通雜談也到了末尾。 “吾所列之比喻,并不恰當,只是方便理解。但未嘗沒有道理,是以,在此,老夫告誡一切得神通而沾沾自喜之輩。” “為官,要知進退,懂分寸。于修行,也當謹守己心,以免迷失于力量的汪洋之中……” “切記,切記。” “乾元十年秋夜,徐文紀留。” …… 至此,書卷已完。 楊獄合攏書卷,心中微有些復雜。 最后三句話,不問可知,徐文紀是留給自己的,這位老大人,想來早就猜到了什么,才會對自己顯得特殊。 “老大人思慮周全,卻也小看楊獄……” 小心翼翼的將書卷收入芥子空間擺放物品的那一角,楊獄長出一口濁氣: “我為神通主,不做神通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