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陸陽笑了:“我家的榮譽陳列室已經很擁擠了。我愿意為了大力神杯、德勞內杯、大耳朵杯、聯賽冠軍、聯賽杯賽冠軍、甚至是超級杯之類的獎杯去擴建。” “但我想,沒必要為了金球獎而去大動干戈。” “我不否認此前獲得金球獎的球員,他們是那么的優秀。但我希望今年之后,從我開始,球員們不再以獲得金球獎為榮。因為他們已經變得不再公正,不再能夠為球員帶去榮譽和認可了。” 陸陽的話迅速在足壇引發劇烈的反響。 夸張到所有人都沒有想到。 《莫里奇發聲力挺好友:沒有陸陽的頒獎典禮我一向不看!》 《早在一周之前,莫里奇就拒絕了金球獎的邀請,拒絕出席。據悉,他今年本在金球獎前十!》 《卡萊爾確認不會出席金球獎頒獎典禮!》 《普拉謝德斯代表意大利國家隊全體成員表示,他們拒絕出席金球獎頒獎典禮!》 《意大利國家電視臺宣布,將不會轉播此次金球獎頒獎典禮!》 《CCYV裝電臺總部宣布,不會以任何形式報導此次金球獎相關事宜!》 《杰朗多社交賬號宣布,因賽程密集,無法前往金球獎頒獎現場!》 《確認!雷德克拉普不會前往法國!》 《奧爾蒂斯、埃爾南德斯等巴薩球員陸續退掉前往法國的機票!》 球星們陸續發聲。 算下來,金球獎三十人大名單中,最起碼有一半的人不會到場。 這還讓金球獎怎么辦? 你紅的時候,人家想來都拿不到你的邀請函。 你過氣的時候,你求人家人家都不會來。 一報還一報。 金球獎大勢已去。 最終,當天晚上金球獎頒獎典禮舉行的時候,僅有齊佐、馬特奧、普拉察三位巨星球員出席。 其中齊佐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能量越大,受到的牽連也就越大。 這就是因果糾纏。 馬特奧是金球獎的私生子,在這個評選上一直有莫名其妙的優勢。 南美足球也非常希望把他推成南美足球在世界足球的一張名片,他們顯然成功了。 馬特奧在金球獎上的排名體現了這一點。 他前幾年一直力壓陸陽,哪怕是在給陸陽打下手的情況下,排名也都不比陸陽低。 普拉察則是去年的金球獎獲得者,于情于理都得來。 至于羅貝里? 羅貝里早就和金球獎鬧崩了好不好。 當初法國足球給伊澤萊特都不給他,不幫偏有時候本身就是一種幫偏,羅貝里豈能不懂。 另外,還有阿爾法、魯博格、朗德內、門夏爾、托馬·特馬等法國球星出席了金球獎頒獎典禮。 因為身份原因,他們也是沒辦法的。 畢竟他們還要在法國混。 而《法國足球》,同樣是法國在世界足壇推出的一張名片,占有相當一部分話語權。 法國官方不可能坐視不管。 包括姆巴佩水了皇馬留在大巴黎,也都是正直原因遠大于經濟因素。 都別說等量代換,讓內地的大大開口留住某一位球員看留不留得住。 單單內地早年籃球、足球有無數年輕人有機會走向五大聯賽和NBA,結果卻因為一個個體制內的小鬼而根本走不掉。 就可以想象姆巴佩面臨的壓力和阻力。 但即便是法國官方發力,金球獎到場的球星中,真正屬于三十人大名單的球員也不超過七個。 也就是說,另外二十三位球星都沒有到場。 金球獎毫無疑問的被拋棄了。 當然,金球獎也為此做了預案。 他們不再頒發金球獎。 而是給到場的幾乎所有球星,都頒發了量身定制野雞獎項。 齊佐喜獲“法國國家足球英雄獎”,好像是在表彰他世界杯上的那一記頭槌。 馬特奧榮獲“全球最具觀賞性足球獎”,雖然名副其實,但真的……沒有必要。 普拉察得到的是“世界最佳防守球員獎”,倒也是挑不出什么毛病。 阿爾法的“法國足球最閃光的鋒線球員”。 朗德內的“歐冠最閃光的法國年輕球員”。 門夏爾的“小金球獎”,似乎是在挑戰金童獎。 頒獎的人尷尬。 領獎的人也尷尬。 齊佐滿臉MMP,早知道就不來了。 搞這些有的沒的算什么? 不知道早死早超生的道理嗎? 迅速把流程走一遍啊,非要拖時長。 草! 齊佐發誓,他已經仁至義盡了,下一次他絕對不來了。 頒獎典禮剛剛結束,齊佐就接到了陸陽的電話。 他果斷的沒有接。 但隨后陸陽還是發來了短信。 “哈哈哈哈哈哈哈!” 齊佐氣得直接砸手機了。 太丟人了! 這算社死吧? 今年的金球獎頒獎過程沒有激起一點浪花,但頒獎結束之后,卻迎來了超高熱度。 陸陽第一時間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恭喜法國足球金球獎正式成為都靈體育報金童獎的法國分童!” “法國足球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希望他們未來能夠在年輕球員的挖掘上做出更多的努力。” “至于金童獎,我建議都靈體育報適當考慮開設中生代金球獎和老將金球獎。為二十二至二十六歲的中生代球員,以及三十三歲之后的老將球員。” 陸陽的嘲諷,讓金球獎徹底沒有了絲毫顏面。 而與此同時,金球獎的最大競爭者,世界足球先生獎項組委會宣布:“我們很榮幸能夠邀請到各位球星參加我們在二十天之后的頒獎典禮!” “目前已經確定到場的球星有陸陽、利馬、莫雷拉、齊佐、莫里奇、普拉謝德斯、佩羅塔、卡萊爾、杰朗多……” 陸陸續續三十多個名字。 陣容完全秒殺金球獎。 世界足壇榮譽的巔峰代表,從今年開始徹底改朝換代。 此前最權威的是金球獎。 此后最權威的是世界足球先生! 在這種大變革的背景下,沒有人會注意到,一個叫做安妮·杰西卡的年輕女記者,加入了《法國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