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么這一次,就是他們戰(zhàn)術上的勝利。 他們舍棄了中場大腦的踢法,用最簡單的戰(zhàn)術制造威脅。 在陸陽頻繁的接應下,盤活前場,左右開弓。 最后,由陸陽一腳定乾坤,完成終結。 這樣的踢法并不高級,但勝在陸陽十分適應。 不是所有核心都愿意到處跑動去接應所有球員的。 很多核心一旦拿球,所有人都要為他服務。 但陸陽這個前場核心,卻是一個愿意為所有球員服務的人。 這是他能夠頻繁觸球,但其實掌控球權時間又并不算長的原因。 他的一腳出球非常干凈,布雷西亞就算想要對他進行壓迫和包夾也不可能。 沒有人會壓迫一個不吃球權的選手。 壓迫陸陽,不如去壓迫巴伊扎米、費爾南德斯、韋爾薩奇、拉圖伊迪等人。 中場休息時間,布雷西亞那邊有三位球員根本沒有進入更衣室。 他們是布雷西亞本賽季的主力球員。 顯然,布雷西亞不能接受如此局面的出局。 派替補陣容,不是說他們對意大利杯完全沒有想法,而是因為他們認為替補陣容就足夠了。 但結果顯然并非如此。 圣雷莫這根骨頭,很硬。 客隊更衣室里面,布雷西亞的球員們有些低沉。 因為剛剛主教練公布了對方梅開二度的那個球員的個人數(shù)據(jù)。 全場最高的搶斷、攔截,全場第二多的爭頂,這些也就算了。 但半場八千米的跑動距離,讓很多球員都說不出話來。 他還是個人嗎? 以前,很多球員全場跑動距離也就是六千到八千米。甚至有瀟灑的球員創(chuàng)造了全場兩千多米的跑動數(shù)據(jù)。 雖然隨著足球水平技戰(zhàn)術的提高,近年來各個隊伍都在提升跑動距離了。 已經有好幾只球隊中有人場均跑動接近乃至是過萬了。 但半場八千……這真特么不愧為意大利貝斯特,太能跑了。 主隊更衣室。 “聽我說,陸陽已經證明了自己在肋部區(qū)域的殺傷力,接下來他們不會讓陸陽在肋部舒服的拿球。”索圖開口,所有人圍著他,“但是肋部是一個讓他們非常難受的位置。” “他們想要扳平比分,就不能全部人都回防。所以他們的肋部一定會有空缺,這時候他們的后防線就必須要有人站出來。” “這就是我們的機會明白嗎!” “下半場,我希望巴伊扎米和費爾南德斯你們給我拼命的往內切,你們要盡可能的嘗試無球內切。而陸陽,會在合適的時候把足球傳給你們。他的近距離直塞充滿想象,對方無法既防住他的射門,又防住他的傳球。” 所謂肋部區(qū)域,其實就是指把足球的寬劃分為五個均勻的區(qū)域,最外面的兩個區(qū)域,就是邊路,最中間的是中路。 而邊路和中路之間的兩個區(qū)域,就是肋部。 當然,通常而言,肋部還要更具體一些,那就是這兩個區(qū)域中靠近對方禁區(qū)的位置。 之前陸陽在對方大禁區(qū)外左側、右側,各打進了一顆精彩的進球,就是在對方兩個肋部,各打進了一顆進球。 那是他最擅長得分的地方,現(xiàn)在已經有不少人稱之為陸陽區(qū)域了。 不過“虛假的陸陽區(qū)域”是對方大禁區(qū)外左側肋部區(qū)域,而“真實的陸陽區(qū)域”是對方大禁區(qū)外左右兩邊的肋部區(qū)域! 他左右腳均衡,兩邊都能插刀! 而那也是很多球隊戰(zhàn)術體系中所照顧不到的地方。 同樣的位置,在籃球中也非常實用。 牛角位置長兩分的存在,雖然沒有上籃穩(wěn)妥和精準、沒有三分得分多,但卻是對方戰(zhàn)術體系中最大的缺陷地帶,是很多球隊面對高壓防守時唯一穩(wěn)定的得分區(qū)域。 勝在穩(wěn)妥,往往是攻堅時刻、盤活全隊最值得依靠的手段。 …… 下半場開始。 果然如索圖所言,對方加強了防守的壓迫性。 往往在陸陽接球的時候,會給與陸陽很大的對抗,尤其是不給陸陽轉身的空間。 這種壓迫性的防守下,很多球員都會發(fā)揮失常,被這種身體對抗影響,技術動作變形或者內心慌亂從而導致接球傳球失誤等等。 但陸陽卻適應的很好。 一方面,他的身體對抗相對優(yōu)秀,這樣對抗不足以使他技術動作變形。 另一方面,他的單觸傳球太適合這種狀況了,不粘球, 這導致布雷西亞的壓迫防守收獲極低。 而壓迫防守,對布雷西亞一方球員的體力消耗是肉眼可見的。 “我們能夠看到,布雷西亞的防守強度一下子就上來了,陸陽幾乎只能回傳,很難再像之前那樣,串聯(lián)前場的進攻了。” “布雷西亞開始組織進攻,他們的下半場一開場就換上了兩位主力中場和一名主力前鋒,意圖不言而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