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371【回擊】-《朕》


    第(2/3)頁

    “沒必要,”江大山說道,“根據細作傳來的消息,各地賊兵都被張獻忠抽走了,其他城池只能防守,不可能派兵增援此地。分兵攻占城池也是硬打,打下來還得留兵駐守,對整個戰場沒啥幫助。只要死死包圍江陵,把江陵給啃下來,隔壁的州縣全得望風而降。”

    黃幺撇嘴道:“這么多守軍,糧食要是充足,江陵起碼得打半年。”

    江大山感慨:“難怪張獻忠主動開戰,他養的兵太多了。帶著幾路大軍去打安徽,還能留下這多兵防守沿江城池,平日里得消耗多少糧食啊!今年面臨大旱災,他要是不打出去,非得活活餓死不可!”

    黃幺想了想:“我坐船去蘄州,那里應該需要兵力。”

    江陵城內。

    廖志芳坐在城樓上,望著城外的大同軍,只能暗自發出連聲嘆息。

    兩年前,他建議張獻忠裁兵屯田,趕緊建立制度、發展民生,張獻忠當時確實聽從了。

    但很快就變味!

    張獻忠不信任文官,派遣義子和心腹將領,在轄內各府軍政事務一把抓,直接搞成了典型的軍閥統治。

    張獻忠自己是大軍閥,義子和心腹們是小軍閥。

    既是軍閥,就肯定公私不分。

    這些武將不僅大肆侵占民田,還把軍屯和民屯的糧食,各種往自己的私庫里搬,文官們只能傻看著不敢說話。

    而且,裁兵政策已經徹底作廢,武將們為了提升自己的實力,完全不顧民生瘋狂擴軍備戰。

    張獻忠也攔不住部將擴軍,一旦強行阻攔,就必定產生矛盾。

    因此張獻忠選擇開戰,很大程度也是被內部裹挾。再不挑地方往外打,他的部將很可能起內訌,為了搶地盤自己就打起來。

    夕陽之下,城樓之上。

    廖志芳翻開《大同集》,不知多少次重讀此書。

    每一次重讀,結合最近的遭遇,廖志芳都有新的感悟。他認為此書,某些篇章蘊含天地至理,非但沒有違背儒家教誨,反而是在遵循并且踐行儒家道義。

    面對著城外大軍,廖志芳竟然提筆寫文章,題目叫做《張獻忠十敗》。

    這次出兵,廖志芳、徐以顯兩位軍師,都是持堅決反對態度的,但張獻忠已經騎虎難下。

    如今,廖志芳坐鎮江陵,徐以顯坐鎮漢陽,看似手握兩城的大權,其實根本指揮不動軍隊,更別提什么獻城投降了。

    ……

    永濟。

    “大王,后方有報,蘄州、蘄水被圍,江西水師阻斷浠水河!”

    張獻忠奪過詳細塘報,認真看了兩遍,對麾下諸將說:“蘄州、蘄水各被數萬敵軍圍困。”

    孫可望嘆息說:“敵軍主力,繞去我軍后方,已經堵死我軍退路。”

    張獻忠搖頭道:“兩城之外,都是農兵和民夫,敵軍主力依舊沒有出現。”

    眾人驚駭。

    由于趙瀚就在長江對岸,他們對大同軍制已經很熟悉,分得清楚正兵和農兵區別。

    從一開始,張獻忠就失去戰爭主動權。

    或許趙瀚的臨戰指揮能力不足,但戰略指揮能力卻很高明。而且從始至終,一直秉承著同樣的理念: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按照正規打法,張獻忠三路大軍東出,趙瀚應該調遣大軍迎戰,尋機殲滅敵軍主力之后再反攻。

    朝廷剿匪是這樣做的,張獻忠也是這么想的。

    只要趙瀚擺出大軍,張獻忠就能耍出無數花樣。因為張獻忠和部將們,有著十多年的大戰經驗,而大同軍的將領卻非常稚嫩,極有可能出現失誤被抓住機會。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族自治县| 东台市| 滨海县| 托克托县| 闵行区| 杭锦后旗| 拜城县| 黔江区| 佛冈县| 监利县| 莒南县| 同江市| 葵青区| 郓城县| 西和县| 苏尼特左旗| 家居| 东源县| 贵南县| 芦溪县| 邻水| 佛坪县| 阳原县| 巴彦淖尔市| 盐亭县| 新兴县| 鄂尔多斯市| 什邡市| 望谟县| 晋宁县| 马关县| 黄石市| 通山县| 万州区| 清镇市| 黄梅县| 明水县| 秦皇岛市| 南涧| 喀什市| 尤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