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嶺南三忠】-《朕》
第(3/3)頁
歷史上,此人為嶺南三忠之一。
但是他忠得很有意思,李自成打到北京,崇禎還沒死呢,張家玉就寫信投效。
李自成敗逃之后,張家玉死活不降滿清,跑去南京投靠弘光帝,因為曾經變節,被南明小朝廷抓進監獄。
清軍攻入南京,張家玉還是不投降,又跑去福州投靠隆武帝。
他憑借自己的江湖名氣,召集豪俠抗擊滿清,前后數次受傷。最后一次,身中九箭,拒不投降,跳入水塘自殺。年僅三十一歲,謚“文烈”。
“咚咚咚!”
“進來!”
張家玉推門而入,身著儒衫,腰間懸著一把鐵劍。
趙瀚無視他身上的武器,問道:“此文作者,巖野先生是誰?說名字,不要字號。”
張家玉回答說:“巖野先生便是陳邦彥。”
趙瀚頓時嘆息,隨口問道:“就是那個很多士子推薦,招攬他卻不愿來的陳邦彥?”
“正是。”張家玉拱手道。
陳邦彥,也是明末嶺南三忠,目前在鄉下開館講學。地方官每有政事不決,都會征詢他的意見。
四個字,出身大族!
正是由于趙瀚強行分田,陳家損失慘重,陳邦彥才堅決不受招攬。誰知趙瀚離開廣州,他又主動寫文章,指出趙瀚田政的疏漏之處。
這人閑不住,滿腹經綸,科舉不第,報國無門。
歷史上,南京小朝廷建立,陳邦彥立即寫下《中興政要》,煌煌數萬言,列出三十二條救國方略,獨自跑去南京進獻給弘光帝。
弘光帝拿到《中興政要》,字太多,懶得讀。
后來被隆武帝啟用,陳邦彥帶兵抗清,妾室和兩子被清軍抓住,以此逼迫他立即投降。陳邦彥回答:“妾辱之,子殺之,身為忠臣,義不顧妻子。”
繼而,陳邦彥撤離廣州,轉攻三水、新會、香山,三戰三捷。
在守御清遠城時,清軍挖地道炸開城墻。陳邦彥次子死于巷戰,陳邦彥本人身中三刀,投水自盡被清軍撈起。被抓去廣州,陳邦彥還是不投降,獄中絕食五日,遭清軍殺害。
嶺南三忠,還有一忠叫陳子壯,此時就住在廣州城里。
同樣是全家慘死,而且陳子壯死得最慘,因為他是廣東抗清領袖。
他被綁著從頭頂鋸成兩半,由于身體晃動,只能鋸開頭皮。陳子壯對劊子手高喊:“蠢材,界(鋸)人需用木板也!”
劊子手連忙把陳子壯綁在木板上固定,活生生將其從中鋸開。
被鋸開了天靈蓋,陳子壯還在吟絕命詩:“金枝歸何處,玉葉在誰家?老根曾愿死,誓不放春花。”
弟弟陳子升,帶著母親藏到山中。聽到兒子犧牲,陳母懸梁自盡。其妾室張玉喬,被滿清將領李成梁收納,聞夫死訊,自刎而死。
陳子壯是以禮部右侍郎身份,被崇禎罷官歸鄉的。
只要他愿意投靠,廣東士子必定蜂擁而至。可惜,此人也是大族出身,非常不滿趙瀚的分田行為。
“唉,嶺南三忠,只得一忠半。”趙瀚再次感慨。
張家玉問道:“誰是嶺南三忠?”
趙瀚敷衍道:“古之豪杰耳。”
嶺南三忠,一個主動前來投效,一個只寫文章建言,一個躲在書院不出,豈非是得了一忠半?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沙县|
响水县|
施甸县|
分宜县|
禹州市|
灵璧县|
太和县|
靖州|
剑川县|
大渡口区|
梁山县|
运城市|
巴里|
环江|
米泉市|
海口市|
周宁县|
泗阳县|
河东区|
佛坪县|
大洼县|
佛山市|
迁西县|
栾川县|
五家渠市|
阳山县|
泽库县|
肇东市|
增城市|
雅江县|
寻甸|
和顺县|
盈江县|
息烽县|
东乡族自治县|
衡东县|
临桂县|
双柏县|
曲松县|
清涧县|
龙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