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擋在安福縣與袁州府之間的大山,名叫武功山。 若是春季發兵,在大山里七彎八繞,或許還能僥幸翻過去。但冬天絕無可能,進山之后要么凍死,要么找不到吃的活活餓死。 那就只能走更東邊的路線,依舊需要穿山越嶺,從安福縣直奔分宜縣,相當于翻越武功山的余脈。 十二月初,趙瀚親率四千大軍,沒帶什么輜重糧草,就踏雪出發鉆進大山。 這次的山地路程,有一半屬于安福縣,已經完成分田工作。而且是秋收之后分田,租子還沒交給地主,可謂家家都有余糧。 每到一個村落,趙瀚就會向村民借糧,以保持隨身攜帶的糧草充足。 一路走到桃源村,這里屬于相對富裕的村落,主要是村中有一條小河流過,沖積出肥沃平坦的山間谷地。 “全軍休息,莫要在雪地里坐下!” 包括趙瀚在內,四千士卒全部站在村口,原地跺腳暖和身子。 宣教官獨自進村,聯絡村長和農會:“李村長,我是宣教官左釗,隨趙先生遠征至此。請安排村民借糧煮飯,所借糧食都會留下票據。村民開春之后,可到縣里領取糧食,按一分利息償還。也可用來抵夏糧賦稅,同樣是按一分利息算。” “不要利息,不要利息。”李村長叫李懷仁,本是此地童生,窮得放棄科舉,而今全家都分到土地。 李懷仁先是給農會成員分派工作,然后立即出村去見趙瀚。 “拜見趙先生!”李懷仁猛地跪在雪地里。 “快快起來。”趙瀚笑道。 李懷仁起身之后,連忙說:“趙先生,快到村里歇息。” “請。”趙瀚笑著說。 費如鶴下令:“全軍前進!” 傳令官舉起令旗,四千士卒踏雪而行。雖然走得東倒西歪,但盡量不踩到田地,實在摔進田里也沒辦法。 當他們進村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燒水,主要是給士兵們泡腳。 軍中文書和傳令官忙壞了,到處給村民開具借糧收據,軍法官也再三告誡士卒不要擾民。 看到幾千士卒秋毫無犯,非常有禮貌的住進村民家中,李懷仁不禁感慨:“真仁義之師也,若論軍紀,岳武穆之兵也不過如此。” 趙瀚笑道:“我可比不過岳武穆。李村長,翻過北邊的桃源嶺,是否就到分宜縣地界了?” “翻過去就是,不過雪地不好走,開春雪化了更便利。”李懷仁說道。 趙瀚說道:“再難走也得翻過去。” 必須在冬天出兵,一旦開春,袁州精銳肯定與巡撫李懋芳合流,坐船沿贛江直奔吉水縣殺來。 而且冬季出兵,定讓袁州知府毫無防備。 來到李懷仁家里,見村長媳婦已經殺雞,正在燒開水燙毛。趙瀚立即說:“村民所殺家禽,照價賠償!全村所有肉食,優先分給傷病員。” “趙先生,不用這樣,”李懷仁連忙說,“趙先生給咱們分田,是咱們的大恩人,殺只雞算得了什么?” 費如鶴冷臉道:“這是軍令,莫要壞我軍心。” “不敢,不敢。”李懷仁不好再說。 村長家的雞烹飪完畢,果然被宣教官端出去,送給那些傷病員吃。一路行來,有人生病,有人凍傷,已經“減員”十幾個。 好在沒有嚴重凍傷,放在村民家休養即可。 趙瀚、費如鶴、黃幺、黃順等軍中高層,都在李懷仁家吃普通食物,拿出來的酒也一口沒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