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既然是大家的朝廷,選官做事的時候,就該選好人做官,就該選有能力的做官。” “朝廷跟官府,應該講信用,對待老百姓要和氣,不能整天只曉得盤剝百姓。” “官府和百姓,百姓和百姓,都該親如一家人。要愛自己的爹娘、自己的子女,也要愛別人的爹娘、別人的子女。” “老人應該安享晚年,人老了不能干活,也該有吃有穿,有兒女孝順送終。年輕人就該有田耕、有工做、有活干、有書讀,更有能力的,就讓他們去做官,把天下治理得更好。小孩子要有人養,讓他們順順道道的長大。” “沒有子女的老人,沒有丈夫的寡婦,沒有爹娘的孤兒,官府該救濟他們,左鄰右舍也該幫他們。” “男人長大了,都可以娶媳婦,都可以找到活干。女人長大了,都可以嫁個好人家。” “財貨錢糧,自己辛苦賺來,不要嫉妒別人,不要鋪張浪費,不是自己的就不要。別人有才學、有力氣,也不要去嫉妒。有才學的人,有力氣的人,應該好好做事,不要仗著才學和力氣就欺負別人。” “這樣一來,老百姓就不會想著造反,也不會舍家去當盜賊。不閂門都沒人來偷竊。這就是大同!” 有些翻譯,是趙瀚故意曲解的,聽得費如鶴等讀書人一陣皺眉。 江大山、黃幺等不讀書的,卻聽得無比向往。 黃幺贊嘆道:“這是孔夫子的書嗎?寫得真好!” 趙瀚笑問道:“你們想不想天下變成這個樣子?” 費如鶴吐槽道:“誰不想啊?古今沒有哪個圣賢能做到。” “做不做得到,是一回事;要不要去做,又是另一回事,”趙瀚嘆息說,“天下大同,不容易做到。但能接近一分是一分,能做到一分是一分!” 江大山突然說:“朝廷就做不到讓好人當官,縣里都是些貪官,這天下大同,怕是不好來。” “大地主也壞得很,有大地主在,肯定搞不成天下大同。”黃順也出聲道。 “嗙!” 趙瀚猛然拍桌站起:“朝廷做不到,那就咱們來做。天下大同做不到,那就先讓武興鎮大同,再讓宣化鄉大同,再讓廬陵縣大同,再讓吉安府大同!” 武興鎮的變化,眾人看在眼里,知道這是在造反。 但趙瀚親口承認要造反,還加了一套大同說辭,仍舊讓在座眾人震撼莫名。 趙瀚目視眾人,鏗鏘有力道:“讓天下人皆有公心,不是只讓別人去做,我就先從自己做起。我把名下的一萬畝地,全都捐出來只剩一百畝。” “這些地,今后就是武興鎮的公產,用來給老百姓做好事。今后哪個立功,就從一萬畝里獎勵土地。哪個農民攢了錢,也可以把地賣給農民,但只賣給地少的農民,賣給辛苦種田還不夠吃的農民!” 其他人聽到這話,只是震驚和佩服。 費如鶴卻靜靜望著趙瀚,他知道這一番話,多半是說給自己聽的。 很管用,費如鶴聽進去了。 那一萬畝地雖是搶來的,但只要趙瀚不繼續造反,官府很可能就默認了。趙瀚是真的捐出了一萬畝地! 趙瀚都能捐一萬畝,自家那些地又有何不可? 為了干大事,值得! 趙瀚越說越興奮,越說越斗志昂揚:“我成立這個大同會,就是要搞天下大同。讓昏君退位,讓貪官滾蛋,讓男女老幼都吃飽飯。誰愿跟跟著我做事?誰愿意加入大同會?” “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