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僅戚繼光如此,戚繼光身后的那七千兵馬,亦是一臉視死如歸,冷冷注視著眼前那汪洋倭寇。 劉備趕忙驚呼道:“戚將軍,倭寇勢大,我軍只有七千人馬,不如先撤退吧。” 戚繼光鷹眉一凝,沉聲道:“倭寇何懼,若是今日退了,那便再無后路了!” 緊接著,戚繼光拔出了腰間佩劍,當空一劃,喝令道:“聽我軍令,列陣迎敵!” 一聲令下,只見那七千兵馬轟然變幻起陣型。 七千人的軍隊,迅速分別成七百個半圓方陣。 只見其陣型正中間,是兩名長槍兵,兩側是兩員一手執長盾,一手執腰刀的士卒。 長盾用來抵擋倭人的箭矢和長槍刀刃,腰刀用來近身廝殺。 再往兩側看,后面跟上的,則是兩員手執長狼筅的士卒。 何為狼筅,便是以長竹竿為柄,枝干上掛為刀片利刃的長兵。 這種狼筅既能使倭寇不能近身,又能卡住對方的兵器。 而在狼筅兵的后面,則是手持三刃鐵镋的士卒。 這三刃鐵镋也是一件怪異兵器,顧名思義,它擁有三柄尖刃,如此不僅能掐住倭寇的長刀,更能對倭寇造成正面的殺傷力。 在這兩類牽制為主的兵種之后,便是陣中核心的長槍兵,負責殺傷為主。 舉目望去,那陣型迥異無比,即便是飽覽兵書的劉備,也從未在任何兵書上見到過此陣。 因為這便是后世聞名的鴛鴦陣。 只是眼下沒有火銃這種兵器,因此戚繼光在火銃兵的空缺上,又補上了幾名長槍兵,保證了鴛鴦陣的殺傷力。 織田信長從未見過這種怪異的陣型,但眼見敵軍不過寥寥七千之眾,加之前些日子里,漢軍兵敗如山倒。 所以織田信長此時自然是繼續叫囂狂沖,根本不把這奇異陣型不放在眼里。 而這,也恰恰正是戚繼光想要的結果。 很快,三萬倭寇就與七千齊軍轟然相撞。 在相撞的一瞬間,就掀起了一片滔天的血霧,慘叫聲跌宕不斷。 但這慘叫聲,卻都是來自于倭寇。 劉備等人那原本質疑的目光,也齊刷刷變成了驚愕駭然。 因為在這七百座鴛鴦陣列于前線,倭寇竟然分寸不能再進,死死的被拒在外面。 倭寇們用倭刀來砍,就被狼筅和鐵镋卡住,然后被后面的長槍兵直接捅死。 見倭刀無法發揮作用,織田信長又號令麾下軍隊,用長槍和箭矢在進攻。 但又被齊軍的長盾兵,盡數擋了下來,根本就射不進來。 這是一座叫人絕望的軍陣,仿佛在一百八十度之內,根本沒有任何破綻可言,無懈可擊。 而且倭寇在試圖強行突破的同時,傷亡數量也在成百上千的遞增。 很快織田信長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意識到自己根本無法突破這一道道鴛鴦陣。 “撤退!快撤退!” 驚醒過來的織田信長,連忙發出聲聲驚呼,號令麾下的士卒往后撤退。 可惜為時已晚。 “奉天子詔令,給我碾碎倭寇!” 戚繼光劍鋒一揮,高聲一喝,徹底激發了麾下將士胸中那澎湃的熱血。 一聲令下,七百道鴛鴦陣,一步一頓,宛如雷霆一般朝倭寇發起步步為營的反攻。 縱橫倭國的倭寇,從未見過如此仗勢,此時已經被殺得一下子慌了神。 在鴛鴦陣的攻勢下,倭寇死傷的數量,正不斷的飛速增長。 浩蕩的海岸曠野上,在齊軍踏過的每一寸土地上,已經不止有慘遭荼毒的蒼生百姓,更是布滿了一具具倭寇尸體。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這七百道鴛鴦陣,就像七萬座復仇的絞肉機,無情的碾過一具具倭寇尸體。 倭人是怎么屠殺百姓的,眼下齊軍就是怎么屠殺倭寇的。 很快,倭寇就被鴛鴦陣殺得七零八落,直接逼到了海岸線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