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曹操在許褚的掩護下,率眾朝漢陽城敗退,曹軍士氣陡然降到了冰點。 典韋心知再戰(zhàn)下去非但會敗于薛仁貴之手,等到齊軍士卒將自己團團包圍時,到時候連能否自保都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問題。 “薛仁貴,我記住你了,來日我親自必取你狗頭!” 權衡之下,典韋只得緊咬牙關,奮力反攻一招,蕩開薛仁貴的攻勢。 然后典韋大罵一聲,便撥馬跳出戰(zhàn)團。 “賊子,哪里走!”薛仁貴哪里肯放,當即調轉馬頭,就欲提戟發(fā)起追擊。 “再吃我一戟!” 典韋一聲厲喝,又從背后掏出一枝短戟望薛仁貴擲來。 薛仁貴見況,連忙提起畫龍擎天戟,當空一掃,“吭”的一聲激鳴,這才彈開了那枝突如其來的短戟。 可當他再往典韋竄逃的方向望去時,卻發(fā)現典韋早已跑遠,想追已經追不上了。 “可惜,還是讓這黑廝跑了。”見況如此,薛仁貴只得暫時作罷。 “將軍不必覺得可惜,此戰(zhàn)我們的目的,已經達成了。” 正當此時,諸葛亮手提長劍,策馬走到薛仁貴身旁,縱劍指向四野。 但見蒼茫四野間,已多齊軍旗幟,曹軍旗幟,卻似斑駁楓葉,陸續(xù)凋零。 這場先敗后勝的伏擊戰(zhàn),他們已然大獲全勝了。 十三萬曹軍,一夜之間,在烈火和埋伏的雙重打擊下,就剩下了三萬殘軍,跟隨曹操逃回了漢陽城。 與此同時,高銘統率的十萬齊軍,在赤壁也取得了大勝。 ...... 經此赤壁、烏林兩役。 而今大致形勢如下,齊軍在石陽尚屯有兵馬八萬。 曹軍剩余五萬,其中曹操三萬于石陽,關羽攜兩萬兵力于南面烏林一帶。 江東孫策尚有八萬大軍,退守東面秣陵一帶城池。 周瑜和張遼,合計兵力十萬,逼近秣陵。 而高銘和李世民,則是領五萬雄師南下,一路攻城略地。 以一敵四,連斬兩員上將,姜松則是憑此一戰(zhàn)聞名天下。 整個長江以南的地區(qū),成了一條以齊軍為標志的丁字狀勢力圖。 在得了南面重要城池廬陵郡,以及得到諸葛亮大敗曹軍的消息后,高銘決定揮師西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