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死了-《我熬死了諸天》
第(3/3)頁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開,月能輪回,可人卻難再聚了。
微微搖頭,壓下心中不自覺涌上來的傷感,葉晨拿起安道全留下來的藍色厚書,翻開,認真閱讀,“神農嘗百草,煉藥救人,草木吸收日月精華,天地靈氣,善用之,可為藥。”
“然世間之藥并不止于草木,萬物皆可為藥,犀牛角,蜂尾針,毒蛇之液.....煉藥貴在一心,重要的并不是固定的某種草藥,而是對藥性的理解。”
“人以五感辯物,可五感有限,難以真正理解世間萬物的藥性,徒之奈何!”
“余生平鉆研藥性藥理,有以下配方...........”
很實在的一本書,作為自己的絕響,安道全并沒有在書中記錄那些扯淡的故弄玄虛的言論,一字一句都是實實在在的體會,序章,提出自己的觀點以及感觸,然后第一章緊接著就是干貨,是他這些年鉆研藥理藥性的心得,以及具體的藥方。
一本書的四分之三過去后,第一章結束。
“以上,庸人可學之,世上的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本不該有一樣的藥方,可偏偏幾乎所有人又都沒有太大的區別,把控大方向,忽略小細節,費些波折,添些痛苦,以上藥方足可治理大多病害。”
“一看就不會寫書啊!”
看到這一段話后,葉晨有點想要吐槽。
世間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對他們最重要的也就是這些模板一樣的藥方,現在這家伙居然如此說自己的藥方以及那些視藥方為最重要核心的人,沒幾個人會高興。
恐怕很多人會一邊偷偷地記下這些藥方,然后又一邊破口大罵,極盡詆毀。
接下來是第二章,相比與簡單明確的第一章,第二章的內容就有點玄乎了。
“煉藥要懂藥性,何為藥性?歸根結底,為五行相生相克之理!”
“可該如何確定藥性的五行屬性與程度,又該如何通過病情判斷該以何種程度的屬性治療?”
“這是煉藥的關鍵,若不精準掌握這一點,煉藥之人皆為瞎子,所練之藥皆為盲人摸象的殘缺之物,據余這些年觀察,這世上醫者,幾乎所有人皆是如此,實在可悲!”
“陰陽五行,藥性如何,余難以寫出一套如同藥方一樣的死板判別方法,可這些年來,余發明了一套針灸之法,這套針灸之法并非為人針灸,而是為藥材針灸,人有穴道,可以針灸刺激,藥材沒有穴道,可也有自己的運行之道,以特殊之法行針可聚藥性,現屬性。”
“藥材本身,駁雜不堪,難辨藥性本性與程度,可若將藥性聚集而出,便可清晰可見,余之針法.........”
一連串的描述,五行陰陽八卦相結合,很復雜,很晦澀,很深奧。
看得不出,安道全不是故意寫晦澀的,只是有些東西,他自己也說不清道不明,也只能用一些理論來說明。
這第二章給葉晨的總體感覺有點類似玄幻小說的煉丹,尤其是針灸藥材的方法,更是類似煉丹過程中的提取藥液,只不過沒異火提取的能力,只能用銀針替代,逼迫藥性精華順著銀針而出。
“這套針法很值得研究。”
看了一眼針法,沒有立刻鉆研,葉晨繼續看下去。
整個冊子,一共三章,接下來是第三章也是最后一章。
前兩章不管內容是虛是實,都是實實在在的所得,而這第三章基本上是猜想以及假設。
“煉藥多年,今日突感死亡,心中有所頓悟,煉藥一途,自己似乎走在了小路上,并沒有真正走上大道!”
“余所練之藥,皆是針對各種病癥,以外在藥性撲殺內在五行失衡之患,是從外而內,如此,可治病,卻不治命!”
“來不及親身實踐,只有一些想法留給后來人。”
“人身五行,陰陽二氣,煉藥所成可改善五行失衡,可查遺補漏,既然如此,可否融合?”
“余體內空空蕩蕩,臨死之人,五行之氣潰散,能否通過服食藥物補充自身的五行之氣進而延命?”
“雖無法親身涉及,可以多年煉藥經驗來看,直接融合恐怕很難,可換種方法,以自身為丹,煉藥服用,然后煉己成丹,讓自身的五行與從外攝取的五行凝結在一起,秦皇不老藥,長生丹,未必是假,未必不可期!”
“自身為丹.....”
看著上面的內容,葉晨越看越心驚,“這家伙弄到最后要練長生不老藥?”
不覺得那滿篇猜想都有道理,可你要說都沒道理...
那才是沒道理的!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县|
天津市|
即墨市|
忻城县|
来安县|
华坪县|
右玉县|
京山县|
东乌珠穆沁旗|
亳州市|
松滋市|
黑龙江省|
安远县|
商城县|
云浮市|
聂荣县|
博兴县|
鹤壁市|
曲麻莱县|
庆阳市|
广丰县|
宿州市|
甘南县|
怀来县|
溧阳市|
长垣县|
南康市|
清苑县|
嘉义县|
蒙自县|
上蔡县|
偃师市|
静安区|
浦东新区|
香港
|
井陉县|
泊头市|
会理县|
加查县|
鹰潭市|
湟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