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間只有一個小時,陳卓自然不敢有絲毫的耽擱。 不等吳桐長老開始計時,他的目光,便看向了銅柱上銘印的那些圖騰符文。 這一看,陳卓就是微微心驚。 那些圖騰符文,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明明就銘印在銅柱上,而且眼睛明明很清楚的看到了其復(fù)雜的筆畫紋路,感覺也記住了。 可是,真等在腦海中回想此符文時,卻一片空白,什么也沒記住! 如此怪異的事情,陳卓還是第一次碰到。 就連那極為復(fù)雜難辨的太初神甲文,陳卓都能記住,偏偏這比神甲文晚出現(xiàn)了不知多少萬年的太古圖騰符文,不僅一點無法辨識其意義,更連記住也無法辦到。 這也太詭異了吧? 不止是陳卓,在場所有參與此關(guān)考驗的弟子,顯然都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一個個皺眉苦思,尋找著突破口。 此關(guān)考驗,不需要認(rèn)識這些圖騰符文,只需要能夠記住它們,并把其銘記下來即可。 既然如此的話,那就從銘記這一點作為突破口就行了。 有的人開始拿出紙筆,希望能夠把那些圖騰符文的線條,繪制在獸皮紙上。 有的人則探出神識,仔細(xì)的用神識觀摩某個符文,希望能夠用神識在腦海中,把此符文銘記下來。 陳卓卻搖了搖頭,心里暗想,此類方法,肯定不會成功。 連腦海都無法記憶住,這些方法又怎么可能成功? 他并沒有急著想辦法去銘記,而是繞著銅柱,開始觀察了起來。 如今聚集于此的弟子,可以說皆是宗門天才中的天才,每個人的心性智力,都要超出常人許多。 陳卓能夠想到的情況,他們自然也都能想到。 繞著銅柱觀察的弟子可不止陳卓一個人。 不僅是他們,其實在玉霄真人拿出了此銅柱后,那些內(nèi)外們的長老們,也都皺著眉頭,或凝眸,或探出神識的在查看著銅柱。 這可不僅僅只是對這些參與考核的外門弟子的機(jī)緣,也是他們的機(jī)緣。 陳卓經(jīng)過反復(fù)觀察后,基本確定了一件事。 銅柱之上,完整的圖騰符文,共有十八個。其余殘缺不全的則比較多,共有六十個之多。 而那十八個完整的圖騰符文中,有三個最為復(fù)雜,復(fù)雜到其筆畫線條多到如同蛛絲般密集的程度,簡直就像是用筆畫線條,勾畫出的某種古老祭祀圖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