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彩禮起源于我國古代,古籍《禮記.昏禮》上載: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是以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皆主人筵幾于廟,而拜迎于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于廟,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 “另《儀禮》上說:“昏有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這就是創于西周而后為歷朝所沿襲的“婚姻六禮”傳統習俗。 也是“彩禮”習俗的來源。” “也就是說,這彩禮是從古至今,一直皆有!” “只是在表現方式上,古今還是有一些不同。 先說古代:訂婚儀式上,男方家庭會以訂婚男子的名義送給女方一份由寓意喜慶的物品構成的“彩禮”。 女方家庭收受彩禮后,也會贈送男方價值相當的財物,稱作“回禮”。 女方出嫁時,娘家會在彩禮的基礎上增添多倍的財物隨女方嫁至夫家,稱為“嫁妝”。” “這是古代人的做法。” “而我們現今呢? 卻是大大的不同,甚至在某些地域、某些家庭,彩禮被賦予了太多的物質含義,甚至成為沉重的負擔,失去了本意。” “這個網友所說的事情,就是因為如此!” 聽到這里,王仲坤神情有些怔忡。 “我實話跟你說了吧,我這閨女人長得好,性格也好,我就指著我這閨女的彩禮好為我兒子娶媳婦呢......” 王仲坤似乎又聽到了那個聲音。 煩躁的用雙手揉著自己的頭發,王仲坤腦海中那道聲音再次浮現,“丫頭,你敢跟著他走就不要再回來了......” “啊!” 王仲坤心情陰郁,忍不住大喝一聲。 “我艸,你瘋了,大晚上的叫喚啥......” 鄰居不滿的聲音讓他略微清醒。 “這種事情,外人永遠不知道當事人的苦,所以小木我在此要跟這個小哥哥說聲抱歉! 至于彈幕上網友所說的私奔,我倒是想說兩句,這種事情還是要三思而后行,我只能說我不這樣建議!” “完美的婚姻,那肯定是要雙方家庭的首肯以及祝福的! 如果少了這個環節,那么婚姻不能說不幸福,只能說不圓滿!” 看著彈幕上,那些賣女兒的留言,林牧擺手道:“其實關于這點,我不想評論。 原因還是那句話,我之前有說過,不管是哪種感情,就算外人看著在畸形,我一般也很少去評論。 我始終堅信,這樣的或者那樣的,只是我們外人感覺不合理,他們自己或許是樂在其中呢? 正所謂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不就是如此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