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個嘛,我認為吳功華應該是注意力突然不太集中了,有些分心,所以被梅墨寒抓住了機會。” 劉銳內心有些慌,但臉上卻穩得一匹,胸有成竹地說道。 “大家注意看這幾個鏡頭。” 劉銳指著旁邊大屏幕上回放的比賽畫面,“這里能明顯看出吳功華的動作慢了下來,招式銜接沒能跟上,所以才會被梅墨寒找到機會打反擊。如果吳功華處于正常狀態,這里和這里,還有這里,他都應該能打出連招的。” 畫面切了好幾個,似乎在配合劉銳的解說,而他本人也越說越有自信,覺得真相就是如此。 但實際上這幾個地方根本不是吳功華不想打出連招,而是他的招式被梅墨寒破了,被強勢打斷,根本沒法打出連招。 聽完劉銳的解釋,張陽微微皺眉,他隱約覺得劉銳說的不對,因為吳功華明明前幾劍還好好的,為什么會突然就注意力不集中了?而且梅墨寒的招式變化劉銳連提都沒提,把原因全部歸結在吳功華身上,這也有些缺乏說服力。 不過張陽的任務終究是配合劉銳,而不是挑刺,所以盡管心中疑惑,他也沒說出來,而是繼續問道:“那劉老師您覺得下半場吳功華會做出怎樣的調整?” 劉銳:“他的實力還是明顯在梅墨寒之上的,我覺得只要調整好自己的狀態,集中注意力,不大意,少失誤,拿下這場比賽不會太難。” 張陽點點頭:“好,謝謝劉老師的點評,讓我們繼續來看雙方的下半場。” 比賽現場,一分鐘休息時間結束,雙方重新回到場上。 吳功華小心翼翼地靠近梅墨寒,剛才他和教練一起分析,一致得出結論:這是招式克制! 梅墨寒不知道從哪兒學來的招式,似乎完克自己的梅花流?! “除非教她絕招的那個人,自身劍術造詣完全在自己師父之上,而且兩者的劍法同宗同源,才有可能打出這種效果,否則根本解釋不通啊!” 吳功華心中郁悶,沒聽自己師父說過他們這一脈還有別的什么前輩啊。 而且自家師父已經是藏殺段位的宗師級高手,對方師父得是多厲害才能在劍理上完全壓制自己師父啊? 總之,就很離譜! 懷著這樣的心情,吳功華又做出了幾次嘗試,但全部以失敗告終,他的連招徹底用不出來,每一招都被壓制,最大的優勢蕩然無存,只剩下被支配的恐懼...... 14:14! 15:15! 15:17! ...... 梅墨寒逐漸完成反超,但心中卻沒什么喜悅,反而有些不合時宜的傷感。 其實‘煙雨月寒’是單手劍的劍法,她現在不僅用的是刀,而且還是把雙手刀,兩者之間差異還是很大的。 原本梅墨寒以為自己恐怕做不到這樣的招式轉換,但最終她發現,有些東西是早就印刻在她骨子里的,忘不掉,也擺脫不了...... “墨寒,你的劍術天賦比爸爸還要強,將來你的成就一定比爸爸更高!” 她還記得當年那個人極為少見的失態了,欣喜若狂地對她說道。 然而六歲練劍,到十三歲棄劍不用,轉為練刀,她刻意讓自己忘記和那個人有關的一切,但現在終究還是用出了他教的劍法。 哎...... 一聲輕嘆,梅墨寒一刀抹過吳功華的脖子。 “第十三劍!” “藍方擊中紅方脖子,得三方,完美擊殺!” “比分,21:28!” 裁判大聲宣布道。 勝負已分! 最后兩劍哪怕梅墨寒站著不動讓吳功華砍,對方最后再追6分,還是輸,除非他能讓梅墨寒繳械或者制服對方,一次拿5分,然而這種可能性太小太小。 很快,兩劍過后,裁判宣布結果: “第一局,梅墨寒,勝!” “京大戰隊vs西京戰隊,大比分1:0!” “......” 全場沉默,唯有那十幾個特意趕來的京大學生在大聲歡呼。 梅墨寒摘下面罩,神情有些落寞地朝場下走去。 ...... 演播室,劉銳忍不住擦了擦頭上的汗水。 他現在尷尬得一匹...... 中場休息的時候他說吳功華是因為自身狀態不對所以才連輸幾劍,應該很快就能調整過來,贏下比賽并不難,結果從下辦場一開始,場上的形式就在不斷打他的臉。 注意力不集中,難道還能整個半場都不集中?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吳功華下半場全程被梅墨寒壓著打,你不是說吳功華實力穩在梅墨寒之上嗎?再狀態不好,也不至于被人壓著打吧? “劉老師,你覺得接下來西京戰隊會怎么派人?” 張陽看出了劉銳的窘境,沒有繼續追問第一局比賽的事,而是把話題轉移了。 然而這個問題對劉銳來說其實也比較尷尬,因為他賽前信誓旦旦地說:西京戰隊只需要第一場派吳功華,第二場派趙立行,這場比賽就提前結束了,但現在第一場吳功華輸了,第二場西京戰隊就不太可能會派趙立行上場了。 “咳,這個嘛,第一局比賽吳功華爆冷輸給梅墨寒,這樣一來就打亂了西京戰隊的安排,如果他們第二局按照原計劃派趙立行上場的話,就得小心被京大用一個最弱的知守換掉。 那樣一來,西京戰隊兩個最強的有術都被耗掉,比分卻是1:1,而京大還剩下陳克,周明這兩個有術級和徐莉娜這個偽有術,就算碰上西京戰隊剩下的兩個有術級和兩個偽有術,也不是沒希望再拿3分,畢竟西京戰隊剩下的兩個有術級都是剛進有術沒多久的大一新生。” 劉銳侃侃而談,再次恢復了之前的從容自信。 雖然現在的局面已經打破了他賽前的預測,不過比賽嘛,意外常有,他都說了梅墨寒是爆冷贏了吳功華,那自己的預測出現差錯也沒什么嘛。 張陽順著劉銳的話繼續說:“這么說來,西京戰隊第二局有可能會派個普通的有術級上場?” 劉銳點頭:“我覺得是這樣,這樣做的好處是京大戰隊如果想拿下這一分,就必須派陳克或者周明上,否則就等于送一分給西京戰隊,而西京戰隊只要贏了一分,下一局立刻派出趙立行,比賽還是等于提前結束。” 張陽:“那有沒有可能西京戰隊這一局故意派個弱的出來讓一分,耗掉京大的有術呢?” 劉銳:“也有這種可能性,但如果是這樣,西京戰隊就要提防京大戰隊猜到他們會這么想,從而派出徐莉娜這個偽有術,到時候萬一徐莉娜贏了,西京等于又被京大成功偷走一分,2:0的話,雙方心態都會發現變化。” 張陽笑道:“那也有可能是西京猜到京大會猜到他們的想法,于是派出有術,硬吃徐莉娜。” 劉銳:“對,但這樣互相猜下去就沒個盡頭了,大家都不知道對方到底在第幾層,終究還是看教練怎么想。” 張陽:“您說的對。” 很快,第二局上場的人選確定了,京大戰隊派出的是周明,而西京戰隊派出的是孫維禮,普通有術級。 有術vs有術! 見狀,劉銳臉上露出微笑:“果然,西京戰隊最后還是選擇派出一個有術級來爭這一分,而京大也沒有那么激進,沒有選擇派更強的陳克,而是選擇派出周明。” 他為自己猜中了雙方的戰術而自喜,總算挽回了一點剛才失去的面子。 “其實今天京大如果想贏,周明大概率也是必須要單獨戰勝一個有術級的。”張陽說道。 劉銳點頭:“沒錯,否則的話,京大還是沒有翻盤的機會。這一局如果周明贏了,能為京大把局勢徹底盤活,而如果他輸了,京大也就提前輸了,因為下一局西京必然直接派出趙立行。” 張陽嘆息:“京大只要輸2分就徹底輸了,這個限制確實太大,這樣看來,這場比賽似乎對京大有些不太公平。” 劉銳笑道:“也不能這么說,之所以會變成現在這樣,還是因為京大自己不夠強,前面的比賽沒打好才會出現這種積重難返的局面。所以綜合來看,比賽對誰都是公平的。” ...... 第二局比賽很快開始。 周明的對手孫維禮用的是華國的單手劍,劍術流派是武當劍法。 不過武當劍法的流派有很多,孫維禮練的是某個不為人知的流派,劍勢飄逸靈動,更偏重于步法,明顯屬于武當的‘走劍’。 孫維禮的單手劍長1米1,比周明的德劍短了30厘米,所以周明開局先讓4.5分,然而真打起來的時候,許多有心的觀眾會發現其實孫維禮的攻擊距離明顯比周明更遠! 這是因為兩人一個是雙手持劍,一個是單手持劍。 雙手持劍的周明對敵時是正面面對,而單手持劍的孫維禮則是側身對敵,攻擊距離差不多長了一個半身,而且跨步突刺的距離會更長,速度也更快。 所以盡管他的劍更短,但攻擊距離反而比周明更長。 兩人對戰時,孫維禮多是靠靈活走位來尋找攻擊機會,劍招上的變化不多,反而是雙手持劍的周明,劍招看起來更多變,揮劍速度更快。 其實很多人看待雙手劍和單手劍時,會下意識覺得單手劍更靈活,劍法會更多變,而雙手劍更笨重,劍法會大開大合。 實際上雖然雙手劍更重一些,但因為是雙手一起發力,揮劍速度反而更快,出劍的力量也強過單手劍,而且因為力量足夠的原因,雙手劍可以玩出更多的變化,套路和招式都更豐富一些。 至于單手劍,攻擊距離普遍比雙手劍長,而且因為是側身對敵,露出的破綻更少,步法走位也可以更靈活。 此時周明和孫維禮就各自展示出了雙手劍和單手劍的優勢,一個靠劍招變化得分,一個靠走位靈動得分。 兩人都是剛進入有術級沒多久,只掌握了一式絕招,還沒能練成連招,實力上半斤八兩,所以這場主要看臨場發揮。 誰心態更穩,發揮更好,誰的勝算就更大! 理論上來說,周明的壓力會更大一些,因為這一局他如果輸了,京大就完了,而孫維禮就算輸了,西京戰隊也還有機會贏。 不過競技比賽的魅力就在于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么。 周明的心態從頭到尾都很穩定,反倒是孫維禮打得有些著急,出現了幾次失誤。 上半場結束,雙方比分15:19,周明領先4分。 下半場開始后,孫維禮在教練的提醒下調整好心態,一劍一劍和周明拼,兩人再次進入焦灼狀態。 到第十四劍打完,雙方比分23:26,周明領先3分。 3分的差距想要在一劍之內追回來,除非打出完美擊殺,而且必須是命中對方頸部或頭部才行。 這讓周明稍微放松了一些,結果第十五劍就被放手一搏的孫維禮偷襲成功,命中面罩,打出完美擊殺。 “第十五劍!” “紅方擊中藍方面部,得三分,完美擊殺!” “比分,26:26!”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