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請皇后進來。”朱高熾吩咐道。 “是。”說著,很快一位穿著華服的貴婦就邁步走進了御書房,她進來后,也不先行禮,而是直接對朱高熾問道:“你這個皇帝做的倒是勤快,自己兒子都快別人欺負死了,你管不管啊?” 朱高熾笑著望著自己的皇后,問道:“瞻基他又怎么了?” 張氏隨意地給朱高熾福了福身,然后直接自己找了個位置坐下,對他抱怨道:“還不是你那兩個兄弟,尤其是老二,仗著太上皇偏愛,橫行無忌。他既然說,****經和他說過‘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所以你百年之后當效彷宋太祖,傳位給他這個弟弟。瞻基聽到這話,和他爭辯了幾句,他就擺叔叔的架子,訓斥你兒子,你說,這件事你管不管?” 聽完皇后的話,朱高熾皺了皺眉,‘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以他對朱棣的了解,朱棣會和朱高煦說這樣的話。 不過…… 自己的皇位不是從朱棣那繼承到的,而是五帝立的,所以將來誰接自己的位置,也不由朱棣說的算。 之前自己覺得自己還年輕,過早立下太子不合適,想等孩子們都長大一些,好好考較一下他們,然后再從中選擇賢良的封為太子,日后繼承皇位,沒想到,遲遲不立太子,反而加劇了二弟的野心。 要是放任他這樣,只怕將來朱家又要生內亂了。 想著,朱高熾嘆了口氣,對張氏說道:“朕知道了,明日上朝時便下旨,冊封瞻基為皇太子。” 聽到朱高熾這么說,張氏臉上露出了高興的笑容,對他說道:“這就對嘛,立嫡立長,瞻基是你的嫡長子,你當了皇帝卻遲遲不立他做太子,這哪像話?現在好了,國本已固,看那些小人還敢不敢生出不該有的心思!” 朱高熾看了看張氏,很想問她,是不是瞻基叫她來的,但想了下,算了,問了也未必會說真話。 “好了,沒別的事你就回去吧,朕要批閱奏折了。”說著,朱高熾就要低頭繼續忙著政事。 誰知,張氏卻對他說道:“還有一件事呢,就是老二和老三的媳婦,她們啊,這段時間老在那些命婦面前嚼舌根子,說你這個皇帝不孝。” “朕不孝?”朱高熾一愣,他登基后,第 基后,第一件事就是尊父王為太上皇,尊母妃為太后,而且每日請安從不斷絕,各種供奉也絲毫不少,這還不孝? “哼,那兩個毒婦,她們說方孝孺在孝陵當著太祖的面大罵太上皇,太上皇親口說了要誅他十族,可你登基后,卻放過了方孝孺,還頗為重用他。后來太上皇找到你,要你誅殺方孝孺,可你還是沒有答應,她們說你連辱罵自己父皇的人都能原諒,都能任用,說你根本就沒有把太上皇放在眼里。那些話啊,就差指著你的鼻子說你不孝了。”張氏告狀道。 聞言,朱高熾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了起來。 沒有殺方孝孺,還讓他繼續在朝廷里做官是不孝嗎? 嚴格來說好像還真是,但是……方孝孺是天下儒生的楷模,是忠臣的代表,任憑斧鉞加身,也絲毫不懼,一身氣節堪稱臣子典范,自己若殺了他,日后大明江山若有意外,那些大臣還有誰會對大明效忠,會對皇帝效忠,豈不是一個個的都要投降了? 這兩個婦人,自己為了大明的長治穩定,強忍辱父之恥,在他們的眼里竟成了不孝,還亂嚼舌根,自己饒不了她們! 哪怕是老好人,朱高熾這一回也不能忍了。 想著,他對張氏吩咐道:“這樣,你去找母后,把這件事告訴她,和她說方孝孺是太祖留下來的大儒,朕若殺了他,世人都會罵朕和父皇,日后怕也不會再有臣子肯為我大明效死了。但朕若留著他,來日史書上最多只會寫朕對太上皇不恭,一切罵名都由朕承擔,那些大臣們見方孝孺未死,也都會無懼地效忠后世皇帝。所以,方孝孺不能死。漢王妃和趙王妃這兩個婦道人家,既無遠見,又愛搬弄是非,妄議君王。古人說娶妻娶賢,朕看她們絲毫不賢!看在都是親人的份上,朕不會將她們下獄,也不會將她們趕出皇室,但親王正妃之位,她們怕是不合適再坐著了,請母后下旨,廢黜她們王妃之妃,貶為庶妃。” 聽到朱高熾這么說,張氏頓時更加高興了起來,說道:“這么做好啊,那兩個家伙,就愛搬弄是非,廢了她們親王正妻的位置,看她們還敢不敢作妖!那皇上,臣妾這就去找太后了?” “嗯,去吧。”朱高熾點了點頭。 得到回復,張氏笑吟吟地起身,在貼身宮女的攙扶下,走出御書房,朝慈寧宮走去。 …… 次日,皇太后頒布懿旨,漢王妃與趙王妃失德,不堪為親王正妻,即日起廢除王妃之位,貶為庶妃。 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聽完這道旨意,兩人都不由得瞪大了雙眼,心里無比抗拒。 這可是我們的結發妻子啊! 作為當事人的兩位王妃,不,應該叫前王妃,更是當場暈了過去。 庶妃雖然也叫妃,但那不過是叫著好聽的罷了,不能上族譜,沒有名分,屬于妾里面的妾,也就比外室稍微強那么一點點,這……天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