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人族圣地,火云洞天。 執掌人族最高氣運的三皇分別盤坐在一朵蒲云上,中間處的是人族天皇伏羲,左右分別是地皇神農與人皇軒轅。 人皇軒轅望著大唐長安的方向,開口說道:“這世間的人王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竟如此輕易就上了佛教的當。那李世民年輕時也算是一代雄主,沒想到年邁后竟如此不堪,君王求神問佛,這是國之將衰的征兆啊!” 地皇神農說道:“生死之間有大恐怖,你我已證得長生,自然無此憂慮,但他們卻不同。莫說他,便是嬴政那小子,年邁時不也渴望長生嗎?” 軒轅扭頭望著神農氏說道:“但嬴政失敗了,他沒能永遠統治他的大秦帝國,他最終還是隕落了,連他尚且如此,這李世民怎就不懂得在這一點上以史為鑒?我人族并非長生的種族,自然也不會有永恒的君王,有得必有舍,他李世民既然做了人王,就該有這樣的覺悟!為了自己長生,動用民脂民膏求神拜佛,他如今之舉,道他是個昏君絕對沒有冤枉他!” 神農氏也望著長安說道:“他也沒幾年壽元了,便已成為昏君,應當也造不了多大的惡事,只是,佛教即將在東方大興,此事對我人族究竟是福是禍?” 兩人一起望向中間的伏羲,問道:“陛下,您怎么看?” 伏羲緩緩睜開雙眼,淡淡道:“玄隱佛興乃天意,無論它對我人族利弊如何,我等皆無法更改。” 聽到這話,軒轅和神農氏臉色一沉,是啊,這件事雖說佛教算計了李世民,但他們借用了天意,有天數在,他們三個怎么想的都不重要,只是…… “佛教勸人向善,這點對我人族有利;可他們不事生產,所言既空且虛,又非我東方本土大教,未必就適合我人族,況且,佛教的興盛必將有損大唐氣運。”軒轅皺眉說道。 伏羲也望著長安的方向,眼中閃過一抹金光,片刻后,開口道:“不錯,佛教興盛將折損大唐氣運,然世間之事皆有因果,佛損大唐,來日大唐君王亦將損佛,從佛門中吞吐而出的氣運將為大唐所加持。” 聞言,軒轅一愣,這樣嗎?隨即點了點頭。 “李世民不是第一個害怕死去的人王,也絕不會是最后一個。他所剩下的壽元不多,就如軒轅先前所言,即使他已成了個昏君也無法給人族造成太大的禍患,可來日若又有君王如此,我人族該當如何啊?”神農氏突然提出了一個問題。 提完,他低聲說道:“還有那些并非人王之人,我人族縱使非長生種,也當給他們留下一點長存的希望才是。” 聽到這個問題,伏羲和軒轅都不由得皺了皺眉,過了許久,軒轅才說道:“后土娘娘創造六道輪回,亡靈死后受審,生前若有大功德者,可入天道,得封神祗,我人族也可通過此法前往天庭受封。” 神農氏搖了搖頭道:“六道輪回審核嚴格,天道隧道,等閑者不可入。古往今來,我人族雖也有族人通過此法成仙,但數量實在太少,根本就不足以形成慣例,想要長生,必須要有其他的方法才可。” 伏羲說道:“縱使找到其他長生之法,但人王絕不可長生,這是鐵律,不容更改!” 軒轅也說道:“我人族成仙者數量太少,除了天道隧道難入外,主要是因為我人族乃后天生靈,資質有限,加上上古時代,天帝天皇布下大陣,封天絕地,阻攔了無數星光灑落凡間,所以我人族想要靠自己修煉成仙,若無特別機緣,基本無有可能。” 伏羲說道:“封天絕地是對人族的保護,若不這么做,人族乍一看,修煉速度會大幅提升,可那漫長的寒夜卻是大多數人所無法抵擋的,而且人族修煉速度提升,其他種族也會提升,尤其是妖族,所以此舉對我人族有利有弊,利大于弊!” “唉~”軒轅嘆了口氣,搖了搖頭,沒有說些什么。 “其實,吾有一法可以解除我人族的困境。”這時,神農氏對兩人說道。 聞言,伏羲和軒轅立即一起望向了他,問道:“有何方法?” “重啟禪讓制與說服天帝為我人族專門開辟出一條登天之路!”神農氏一臉嚴肅地說道。 伏羲和軒轅同時被震驚到了。 “人王想要長生,除了害怕死亡外,還有就是對手中權勢的貪戀,為此,他們公器私用,動用民脂民膏求神拜佛。尋常人族雖可修煉,但想要修煉成仙,亦十分困難,若能說服天帝為我人族專門開辟一條登天之路,那我人族想要成仙,獲得長生就要容易許多;而重啟禪讓制,一來可以改變我人族家天下的弊端,二來也可使得禪位君王如常人般去追尋長生之旅,兩位,覺得我這個提議如何?”神農氏很是期待地對伏羲和軒轅問道。 伏羲抿著嘴,猶豫了一下后對他說道:“想法是不錯,可人族經歷家天下制度已有數千年,貿然更改恐會引起動亂。此外,你要如何說服天帝專門為我人族開辟一條登天路?” “說理。”神農氏道。 “理?” “莪人族乃天地主角,卻一直于大地上繁衍,這是何道理?天帝總理洪荒,當遵從天意,引我人族子弟上天,于天庭內繁衍,如此我人族才是名副其實的天地主角。”神農氏一本正經地說道。 軒轅扭頭,不想再和他說話了。 伏羲也深深地嘆了口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