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唐皇壯哉-《庶子奪唐》
第(2/3)頁
過了片刻后,李世民嘆道:“為父老了,也不知還有幾分時日,只怕未必還能看到稚奴統兵的時候了。”
李世民之言才落,李恪連忙道:“父皇不老,可不能自艾,遼東之亂還等著父皇親自去平呢。”
李世民聞言,對李恪道:“用兵遼東,切不可急于一時,重蹈為父之覆轍。恪兒須得謹記,甲兵之設,事不獲已,義在止戈,期于去殺。東征高句麗非是為了用兵,而是為了止戈。”
李世民對自己的命數已經有了準備,所以現在和李恪說話,都有些交托后事的味道了。
遼東之戰一直叫李世民深記在心,雖談不上追悔莫及,但也有些懊惱,故而對李恪多交待了幾句。
李恪聞言,應道:“父皇所言錄于《帝范》當中,兒臣每日習讀,父皇放心,兒臣定當銘記于心。”
李恪口中的《帝范》是李世民近兩年來所著的典籍,其中記載了李世民一生為帝的心得和教訓,李世民去年歲中方才完本,便授于了李恪。
父子三人又在帳中說了會兒話,過一炷香多的功夫,程知節才命人傳話,說昆明池已經清場,李世民和眾臣可以入場圍獵了。
李世民得此消息,便出了大帳,李世民出帳后,近侍常涂也將李世民的馬牽了過來,牽到了李世民的跟前。
以往李世民身體康健,自然身手矯健,翻身上馬不過是舉手間的事情,但今日不同了,如今李世民身子虛弱地厲害,想如以往那般上馬自是不成,甚至扶著馬鞍上攀都顯地有些吃力。
李恪見狀,給一邊的李治打了個眼色,李治知道李恪的意思,連忙就上前扶住了李世民,慢慢地將李世民扶上馬。
李恪是太子,已然獨當一面,在李恪的面前李世民更加要強,所以如果是李恪去攙扶,李世民多半是不準的,但李治是幼子,在李世民的眼中始終是孩童,李治去扶李世民反倒會接受些。
李世民出身名門,李家世代行伍,李世民更是少年從軍,征伐天下,他的半輩子都是在馬背上度過的,當李世民跨上馬背的一瞬間,他便仿佛回到了家,回到了千軍萬馬的戰場之上,回到了那個他再熟悉不過的地方。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东县|
高唐县|
郸城县|
江永县|
来凤县|
汶川县|
金寨县|
平乐县|
大洼县|
永川市|
昌黎县|
当阳市|
安平县|
兴文县|
乐东|
贵溪市|
南华县|
临西县|
固始县|
德阳市|
河东区|
武义县|
合水县|
凤翔县|
涿州市|
昌江|
广灵县|
禄劝|
牙克石市|
新蔡县|
宁阳县|
安溪县|
磐安县|
北宁市|
延庆县|
察隅县|
罗江县|
吐鲁番市|
镇康县|
新余市|
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