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是哪尊神情?” 劉知易問道。 掌柜的先伸開雙手,掌心向天,昂起頭,仿佛在瞻仰神靈一般。 臉上帶著幸福感,一臉虔誠的說道:“這是降世明尊!” 明尊是摩尼教的最高神,是光明的化身。降世明尊,是光明在人間的代表,是摩尼教的教主。 一切聲稱世間有神靈的宗教,都會比較邪門一點。 劉知易點點頭:“既然不賣,掌柜的為何放在此處?” 掌柜笑道:“小人是信徒,日日供奉,不敢怠慢?!? 這是人家的神龕,擺在店里很正常,就好像有的人給店鋪里放財神一樣。 劉知易故意挑刺:“這明尊靈嗎?” 當著人家信徒的面問人家靈不靈,頗有些挑釁味道。 掌柜的臉上果然露出不悅之色,但他在大夏國作生意,寄人籬下,習慣了遭受各種羞辱。眼前這個人,穿著太學的衣服,他可惹不起。 壓下怒氣,解釋道:“小人敬奉明尊,不求回報?!? 才怪! 劉知易又問道:“你這神像開過光沒有?我聽說開光才靈的。” 掌柜道:“開過的。大寺里的‘應者’大人親自開的光?!? 說起這事掌柜的一臉驕傲。 應者是摩尼坊中大光明寺的教職人員,與之對應的叫做“呼者”,一呼一應,管理所有的宗教事務。帶領信徒向光明祈禱,號召信徒捐款,這些事情都是呼者來做。應者只回應信徒的祈禱,誰誰遭到惡霸欺負了,去寺廟祈禱,第二天仇人的頭顱掛在自家門外,這就是應者干的事。 摩尼坊中沒有官府,沒有官員,所有人都按照著經(jīng)文的要求,進行著宗教生活。但寺廟畢竟不是官府,沒有那么多專業(yè)官員,所以只能靠這種血腥的方式進行恐怖統(tǒng)治。讓信徒害怕,然后就不敢作惡。雖然比起外面要混亂,卻保持了基本秩序,沒有官府的環(huán)境,又讓這里經(jīng)商氛圍十分寬松,什么買賣都能做,早就了一片繁華。 不過要讓應者出手,是十分困難的,除非給宗教做過巨大的貢獻,或者有巨大影響力,否則應者極少出手。 顯然這個水晶鋪的掌柜,就屬于那種為摩尼寺做過重大貢獻的人。 劉知易只是隨意的點點頭,掌柜的有些訝異,聽到應者名頭,似乎不該是這種反應。他哪里知道,如果不是潔身自好,劉知易可能都把摩尼寺的圣女按到在床上了。而圣女,是大光明寺名義上的最高領袖。 這又涉及到了一些利益博弈,戎朝滅亡,曾經(jīng)遍布天下的摩尼寺被毀掉,何以夏京中的大光明寺能夠獨存? 就是因為,摩尼寺的圣女,必須住在夏京,供奉在大光明寺,大光明寺是圣女的道場,這是寫入了摩尼教教典的法則。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