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一十三節 考狀元還是隨軍-《這個異界需要革命》


    第(3/3)頁

    突然他們說起了南征的事情,這件事還是秘密,李問寒也只是私下讓大家準備,結果這兩人直接在青樓里說出來了,無數秘密就是這么不經意間在青樓中暴露,所以青樓是一個很好的搜集情報場所。

    “啊?劉公子你也要隨軍嗎?”

    憐月聽到那邊說太學醫家弟子都要隨軍,不由憂慮的詢問劉知易。

    劉知易搖搖頭:“我還沒想好。”

    隔著憐花,卻一直積極的憐星小姑娘馬上接話。

    “劉公子才不去隨軍呢,馬上會試了,劉公子該考狀元!”

    別人是考科舉,劉知易是考狀元,不止一個人這么說了。抄了太多名詩詞,讓他名氣比本身實力要大得多。又辯論勝過嬴悝,嬴悝又是恩科狀元,所以沒人懷疑劉知易有狀元之才。所以都以為,劉知易今年肯定會參加科舉,哪怕他只是一個去年才入太學的外舍生。

    劉知易還是搖頭:“還沒想好。”

    憐星頗為遺憾,憐月更加遺憾。

    左手邊的憐花則一言不發,她今晚很沉默。她也面臨著跟憐春一樣的遭遇,名聲大不如前,還好她跟憐月同歲,年紀只有十七,還能撐一兩年。可今年憐星登臺,意味著她距離下臺又近了一步。

    如果不是今日劉知易堅持,她都沒資格坐在劉知易身邊。王媽媽安排了座位,她的位子是憐星的,這不由讓她感傷,卻又無可奈何。風塵中,這樣的事情,只是尋常。

    一群各有心思的人,閑談了很多,最后談到了今年許多新的才子。跟花魁一樣,才子這種物種,也是一代新人換舊人,去年風頭最盛的還是江南四大才子、中原八大名士,今年就換了一茬新人。

    太學中風頭最盛的,無疑就是劉知易,而外地士子,則以四大書院和六大門閥弟子為首。

    天下四大書院,歷史悠久,遠比大夏王朝還要久,存世均超過千年。四大書院,地位特殊,與太學一樣,四大書院也是兼容包并,百家并存,甚至比太學中的學術派別更多。四大書院不靠朝廷資助,自己自足。一千多年前開始,第一個書院東湖書院,由一群躲避北方狄人馬蹄的中原學者南渡,在江南郡以南,越山以北的吳郡土地上建立,因書院建在東湖中的一座島嶼上,所以叫做東湖書院。

    此后幾百年間,北方被北狄鐵蹄踐踏,北方的世家大族和文人學士不斷南遷,先后建起了另外三座書院,分別位于越郡的越山書院,位于巴郡的秋池書院,以及唯一位于中原,在瀛水入河口沙洲上的西河書院。

    四大書院積累千年,東湖書院雖然在湖中小島上,但八百里東湖,沿岸數十里內的土地,都在書院名下,歷代王朝都給與免稅特權,書院本身就是富甲一方的大勢力;西河書院,位于河口西部沙洲上,河口有一座大鎮,商業繁華,全都是書院產業;越山書院有萬畝茶山,秋池書院有數座鹽礦。

    這些書院資產雄厚,因此能培養出一代又一代杰出的弟子,它們不依靠朝廷,朝廷反而要看它們的態度,書院的態度,往往代表著天下輿論對朝廷的評價。去年四大書院都沒有派出弟子參加恩科,表達的其實是對魏太后婦人執政的不滿。

    相比四大書院,六大門閥也不遑多讓。這六大門閥,都是跟中原八郡一樣的古老世家大族。只是沒有中原八郡國公的權勢,有的是因為大夏一統之戰中,沒有選好邊,站好隊,有的是受到戰亂沖擊,自家實力不足。雖然不像中原八郡那樣,由八大國公家族牢牢統治,六大門閥家族,在地方上依然擁有強大的話語權。他們對朝廷的態度,往往也代表地方對朝廷的態度。跟四大書院一樣,六大門閥去年也沒有派人參加科舉。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龙县| 忻城县| 洛浦县| 沁阳市| 昔阳县| 贵州省| 江阴市| 靖边县| 钟山县| 辽宁省| 怀集县| 武功县| 凌源市| 汝城县| 北京市| 肥乡县| 喀喇沁旗| 广西| 安国市| 寿阳县| 正宁县| 图木舒克市| 庐江县| 曲阜市| 津市市| 民权县| 葫芦岛市| 昔阳县| 福贡县| 凤山县| 三门县| 科尔| 邳州市| 聂拉木县| 平乐县| 奉贤区| 碌曲县| 烟台市| 西贡区| 喀喇沁旗| 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