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節 放榜-《這個異界需要革命》
第(3/3)頁
劉知易道:“得一個月后了,到時候更熱鬧。”
今科是恩科,屬于加考,為了不影響下屆科舉,所有工作都要在一年內完成,能節省的流程就節省,能簡略的儀式就簡略。如今已經是十月,年底前就要放榜,不到兩個月了。
往年科舉之后,等待放榜的這段日子,聚集在京城的上萬士子有幾種選擇,有的士子選擇回家,在家中等待送捷報,這些士子,一般是離京近,又不富裕。
有的選擇留在城中等待,這些人一般離家遠,結果不出來不敢走,哪怕考的再差,也會等放榜,萬一中了,還得去殿試。這些士子家里條件好的,會活的很瀟灑,無憂無慮,京城中有的是玩的地方;如果家里條件不好,就會很辛苦,有些士子,他們的盤纏只夠他們進京趕考,連回家的路費都不夠,科舉對他們來說,是一張單程票,要么金榜題名,飛黃騰達,要么名落孫山,客死他鄉。
每年都會有因為落榜,又無錢回鄉,雙重打擊下心理崩潰的考生在京城自殺的。
這實在是心理素質太差,其實即便是沒有一丁點盤纏的貧窮士子,科舉前后也都不會活不下去。他們住的客棧絕對不敢趕他們走,只要他們住進去了,直到放榜前,連房費都不敢催。誰知道這些窮酸書生會不會突然爆發,高中三甲。放榜之后,對那些拿不出房錢的窮書生,客棧往往也不敢催討,最多是將他們“請”出去,舊賬絕不討要。萬一逼死士子,那可是重罪。不管窮富,這些士人的地位,比商人高多了。
劉知易沒這么多煩惱,如果不是遭逢變故,他甚至生不出考太學的念頭,既沒有能力,也沒有動力。考完太學后,不存在后續的殿試,直接入學即可。
杏榜過后,大批士子開始離京,官道上每天都有蕭索的身影。這些都是落第士子,此時正是他們人生中最灰暗的時候。
而那些等待殿試的二百多貢士,則處在他們人生中最煎熬的時候。好在只等了一個月,殿試就召開了。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殿試,主持的不是皇帝,而是皇太后。
明顯不合禮制,可這一次,無人反對。小皇帝為了一個徐謙,將朝中最后有脊梁的官員,全都氣走了。當日他不顧禮法,只想出一口惡氣,對王朝棟那些人恨之入骨,如今當有人對他不講禮法的時候,不知道小皇帝是否會懷念王朝棟這批講原則的“老頑固”。
劉知易不用等殿試,學榜放過之后,上榜的學生就可以入學了。
家里大擺了三天宴席,然后劉大刀給兒子準備了豐厚的禮物。上至太學祭酒下至學齋齋長,人人有份。甚至連給同學的禮物都備下了,十分用心。最后又把這些禮物撤了,直接給兒子大把銀子,囑咐兒子多跟同學去應酬,喝花酒,逛青樓都少不得。至于禮物還是少送,同學之間,應該處的純粹一些,不要太功利。
這還不夠功利?
劉知易嘴上應著,心里卻連送學正、祭酒的禮物都沒打算送,他只想安靜的做一個太學生,沒那么多心思,因為太學只是他邁出的第一步,他不急,只求穩。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尔津县|
开原市|
昌平区|
河曲县|
文水县|
双桥区|
泰来县|
沧源|
界首市|
永登县|
乌拉特后旗|
佛冈县|
略阳县|
元朗区|
岳阳县|
前郭尔|
安平县|
平山县|
张北县|
泉州市|
昌邑市|
遂溪县|
辰溪县|
宁乡县|
永康市|
乌兰浩特市|
海伦市|
常州市|
玛沁县|
彩票|
耿马|
忻城县|
沅江市|
定远县|
宽城|
会同县|
隆林|
云安县|
元朗区|
巴彦淖尔市|
阳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