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聽多了呢,又會覺得越聽越好聽,越聽越上頭。 說真的,當年這首歌其實沒有很爆。反倒是越到后面越火。 當然,爭議性也是一個主要原因,因為很多人都愛拿林志炫翻唱的《煙花易冷》,和周杰倫的原唱進行比較,還常常吵起來。 近段時間,周深所翻唱的《煙花易冷》,倒是也蠻火的。 駱墨專門寫個《伽藍雨》的故事,就是為了增加聽眾的代入感。 現(xiàn)在看來,效果還挺好的。 樂神在發(fā)完微博后,就又單曲循環(huán)了3遍《煙花易冷》,為自己接下來要寫得樂評構(gòu)思。 可結(jié)果是——越聽越心驚。 “為什么?為什么伴奏里沒有任何一件中式古典樂器!?” “但我偏偏就是從頭到尾,覺得這就是首中國風的歌,是一首極致體現(xiàn)華夏韻味的歌!” “怎么做到的?這怎么做到的?” 很多聽眾聽歌時,對于樂器是不怎么敏感的,也不會去分辨這首歌的伴奏里究竟用了哪些樂器。 因此,或許很多人聽了超百遍的《煙花易冷》,還一直以為這首歌的伴奏里,應(yīng)該是中式傳統(tǒng)樂器為主。 實則不然! “或許,這也是華夏文化的魅力吧。”樂神突然想到了自己讀書那會兒,老師所講的一些關(guān)于華夏文化基本特征的話。 也就是讀書那會兒所謂的——知識點。 要敲黑板的那種。 “華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卻又有其獨特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這句話樂神到現(xiàn)在都會背。 但她沒想到,畢業(yè)后讓自己突然回憶起這句話的,居然是一首歌!? 但說來也是有趣,華夏就是有股神奇的力量。 外來食物能鼓搗成自帶華夏特色的味兒,八成還會更好吃……. 外來節(jié)日也能過出自己的特色。 而駱墨這首《煙花易冷》則證明,外來樂器也是可以的。 以中國風的模式進行創(chuàng)作后,頗有一種萬物皆可中國風之感! 樂神覺得,自己就以這個核心作為思路,寫一篇樂評吧。 她沒寫太多字,也就寫了800多。 一經(jīng)發(fā)布,卻讓很多網(wǎng)友看得一愣一愣的。 “啊?沒華夏的樂器嗎?我完全沒發(fā)覺!” “無語,那這股韻味是怎么回事?” “絕了!居然還能這樣玩?” “我老婆是歐洲人,是華夏媳婦,我剛剛給她聽了一遍,她都聽愣了,覺得不可思議。” “根本沒聽出來,玩還是駱墨會玩!”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也可以是民族的!” ……… ……… 《煙花易冷》引發(fā)了全網(wǎng)的轟動,陳洛那邊,倒是也聲勢浩大。 新專輯第一首歌《轉(zhuǎn)角》一經(jīng)發(fā)布,下載量和試聽量就瘋狂飆升,直接打破了多平臺的紀錄。 這首歌,成了【最快下載量破百萬歌曲】,【最快試聽量破千萬歌曲】。 這里頭,袁鶴文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畢竟之前虐粉了,使得陳洛的粉絲們憋了一口氣,這一次是有組織有紀律的群體沖榜,并一同創(chuàng)造新的紀錄! 也就是說,歌曲剛發(fā),陳洛的粉絲就一窩蜂的涌進來了。 這也使得這首歌空降熱歌榜的榜首,實現(xiàn)了【新歌榜】、【飆升榜】、【熱歌榜】的三榜稱霸。 而駱墨的《煙花易冷》,則暫列第二,各項數(shù)據(jù)只有陳洛的三分之二。 但是…….追得很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