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藍星來說,登陸火星兩年是一個窗口期。上次發射祝融號就在一年半之前,而等待新的火星探索計劃驗證完畢,以及火箭與載人艙的制作完成,那登陸火星的窗口期便會再次來臨。 這對曹國藺等人來說,也算得上是一件好事了。 而除了曹國藺外,其余各國也在抓緊這一次的登陸火星窗口期,想要成為第一個與外星文明正面交流的國度。 在藍星的眾人想來,現在的這個外星文明從行為上來看,還不能判斷出到底時好時壞。畢竟對方再怎么還是留下了祝融號,也沒有切斷祝融號的回傳信息。 在這樣的情況下,藍星這些有能力飛往火星的國家無不想試一試,如果真的取得聯系,那對他們本國來說絕對是非常重要的。 只要得到哪怕一點超越藍星現有科技的力量,那在藍星的話語權將會成倍增加。 當然,這也要看哪個國度。要是島國第一個到達火星的話,就算他拿到了一些科技,也只能等著被阿美瑞克橫刀奪愛罷了。 畢竟,對于島國現在的軍事實力來說,只用四個字就能形容它的處境,‘懷璧其罪’。 在三大強國的包圍下,島國去火星也就湊個熱鬧罷了,就連他們自己也知道,玩深空探索是肯定玩不過藍星五大巨頭的。 不過現在說這些還是有些太早了,畢竟幾個月后藍星才會開始密集發射,這期間不過都是準備工作罷了。 而就在藍星各國開始進行火星探測計劃的籌劃及準備工作的時候,火星上的羅休卻正帶著一眾維護機器人在基地內清除覆蓋在風力渦輪發電機、各大工廠上的塵埃。 “指揮官閣下,通用型機器人已經下線一具,您是否要看一下?” 就在羅休在半截飛船的頂部將最后一片塵埃掃下去的時候,基地的控制系統有傳來了一個好消息。 “已經做好一具了嗎?我過來看看。” 對于第一具被生產出來的通用型機器人,羅休當然不會錯過。畢竟這一型號機器人才是日后火星基地建設的主力。 低廉、故障率低、報廢不需要心疼,對羅休來說,這款機器人完全就是集各種‘優點’于一身的存在。 而在答復了基地的控制系統后,羅休也一躍從飛船的頂部跳了下來,朝著制造工廠的方向走了過去。 “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