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八十四章 楚王-《尋寶三國》


    第(1/3)頁

    經過這一番準備,上演過三讓三辭的老把戲之后,張武終于勉為其難地接受了群臣的勸進,決定自立為楚王,令譙周挑選吉日良時。

    公元215年春,張武于筑壇于襄陽城外,漢水之邊,方圓九里,分布五方,各設旌旗儀仗。

    文武群臣、各大世家代表皆依次序排列,龐統、魯肅、張松、許靖、顧雍等人請張武登壇,進冠冕璽綬訖,面南而坐,受文武官員拜賀為楚王。

    張武稱王之后,封馬氏為王后,立長子張明為世子。

    隨后就是大封群臣,張武稱王之后,身份上就不再是誰的臣子,而是一國之主,就可以自由地封屬下的官職了。

    文臣武將基本上還是原來的官職,只不過他們以前是大漢的官員,現在是大楚的官員。雖然甘寧、關羽、張飛、龐統、徐庶、諸葛亮、禰衡等人現在的級別不是很高,比曹丕麾下的官員級別低,但他們在整個楚國中仍然是最頂尖的。

    他們也知道張武之所以沒有封三公、大將軍之類的大官,是想留著以后稱帝的時候再封,而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那些官職最后還不都是他們這些人的?

    真正讓張武手下的文武官員們興奮的是,張武稱王之后開始封侯了!

    古人對封侯的渴望可是難以言喻的,看看西漢時期的李廣就知道了。封侯已經成為古人對戰功和能力獲得認可的一種渴望和志向,成為了古人奮斗的終極目標。

    將士們冒著箭矢頂著刀槍,把腦袋別在腰帶上出生入死,還不是為了立下戰功能獲得升職封侯的機會?封侯之后不但自己成了貴族,連自己的子子孫孫都可以受到蔭蔽,這正是當代風險最大,收益也最大的買賣。

    張武宣布大楚的爵位一共分為五等,分別為“公、侯、伯、子、男”,又分為世襲和非世襲,用于封賞有大功之士,有爵位之人在身份上是“貴族”。又設立三等“勛貴”,分別為“上士、中士、下士”,用于封賞有功之士卒。

    世襲的爵位可以子子孫孫傳下去,老貴族死后由嫡長子繼承爵位,其他的兒子只能分得一些家產,要想當官做貴族就只能憑自己本事了。

    非世襲的爵位要減一等繼承,比如老貴族的爵位是“侯”,那他的兒子只能繼承為“伯”,一代一代遞減,最后到“下士”便永遠保留。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东县| 沅江市| 云浮市| 洛扎县| 钟山县| 山东省| 拜泉县| 永登县| 墨竹工卡县| 常山县| 安平县| 巴里| 广灵县| 两当县| 余庆县| 和顺县| 仙桃市| 寿阳县| 大厂| 洛阳市| 天祝| 无为县| 喜德县| 平凉市| 武义县| 大新县| 太谷县| 临海市| 临朐县| 德保县| 天水市| 白河县| 宣武区| 富宁县| 焉耆| 三门县| 仙游县| 寿宁县| 柘城县| 内黄县| 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