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八十章 曹丕篡漢-《尋寶三國》


    第(1/3)頁

    九品中正制又名九品官人法,將人才分為九個等級,作為政府選用官吏的依據。九品中正制是針對察舉和征辟的弊病而采取的選拔人才的改革。其目的就是要將選人、用人權收回中央,便于皇帝控制,重新建立士人與朝廷官僚制的正常關系,以逐步削弱地方化的傾向。

    可以說九品中正制在最初的時候還是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將用人權從地方收歸中央,加強了中央集權的統治。一方面解決了選拔官吏無標準的問題,使當時一時間吏治澄清;另一方面也緩和了曹氏政權與世家大族的緊張關系。

    但這個制度中有個最關鍵的地方,那就是怎么來評定一個人的等級,由誰來評定。

    根據陳群和司馬懿等人的建議,曹丕施行的九品中正制將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確定一個人的等級。

    一個是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根據祖輩父輩的資歷仕宦情況和爵位高低來給一個人定等級,這就是所謂的“龍生龍鳳生鳳”和“老子英雄兒好漢”。

    另一個是行狀,即個人品行才能的總評,相當于品德評語。

    那么由誰來負責評定呢?由中正來評定。

    所謂中正,就是掌管對某一地區人物進行品評的負責人,也就是中正官。中正官又有大小之分,州設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數郡人物之品評,各郡則另設小中正官。大、小中正產生后,由中央分發一種人才調查表,在該表中將人才分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定品原則上依據的是行狀,家世只作參考,但世家大族掌握了定品的權力后,肯定會為自己謀福利。張家給李家的兒子評個上上,李家給王家的兒子評個上上,王家在給張家的兒子評個上上。

    長此以往,出身寒門的人才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門的官二代品行學問再不好也能位列上品。于是就形成了以后“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階級徹底固化下來,寒門和平民再也沒有上升的途徑。

    但是世家豪族們是真的高興了,這就想當于保證了他們世世代代都能做官,而且是做高官,子子孫孫都能把控著國家的最高權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清县| 安国市| 若尔盖县| 丹寨县| 永清县| 永顺县| 湖南省| 东宁县| 中江县| 泾川县| 呼伦贝尔市| 客服| 和平县| 乃东县| 和龙市| 略阳县| 精河县| 太原市| 玉环县| 临颍县| 襄城县| 镇赉县| 交城县| 阿巴嘎旗| 平度市| 通海县| 丘北县| 彭山县| 泌阳县| 饶河县| 旬阳县| 句容市| 巨鹿县| 嘉义县| 琼海市| 南乐县| 乌拉特后旗| 青铜峡市| 平利县| 洮南市| 大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