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橫渠四句,裝逼神器-《尋寶三國》
第(1/3)頁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內圣外王”思想的體現,是讀書人孜孜以求的高尚境界,體現了儒家積極入世的態度。儒家“修齊治平”之道,也是自堯舜以來古圣先賢智慧的凝練與總結。
張武說完后,向司馬徽等人問道:“諸位以為然否?”
司馬徽說道:“大都督之言,與圣人之言相合,正是我輩讀書人畢生追求的理想。”
龐德公也說道:“不錯,子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孔圣人希望我們讀書人都要成為君子,君子就是要胸懷天下,心系蒼生。大學之道,便是成就君子之道。”
其余人也紛紛贊同張武說的話,因為張武說的基本上都是圣人或先賢之言,在場的讀書人讀的都是圣人書,自然不會反對。
張武見諸葛亮一直微笑不說話,便問道:“孔明先生以為如何?”
諸葛亮在司馬徽的眾學生中有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涉獵較廣,什么書都讀,讀的也比較多。原著中說孔明與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和徐元直四人為密友,那四個人讀書的時候務于精純,惟孔明獨觀其大略。
什么意識呢?就是說那四個人讀書的時候都是精讀細度,逮著一本書使勁鉆研。而諸葛亮拿來一本書之后只翻一遍,看看大概。這樣一來,諸葛亮讀得快,當然就讀得多。
可以說諸子百家、天文地理、經濟民生、兵法謀略、奇門遁甲、音樂繪畫等等各方面的書他都讀,而且還確實是學到了精髓。
但諸葛亮最精通的書是《管子》,他的主要思想和施政理念都深受《管子》的影響,帶有戰國法家的特點,他教導后主劉禪的教材就是《管子》和《申》、《韓》等法家典籍。
諸葛亮還經常以管仲和樂毅自比,覺得自己的能力足以跟古代名相和名將相媲美。《管子》一書主要體現了春秋時期齊國名相管子的執政思想和理念,但成書在戰國至秦漢時期,內容非常龐雜,包括了法家、儒家、道家、陰陽家、名家和農家等很多流派的觀點。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昌县|
肇庆市|
淳化县|
巴林右旗|
通辽市|
乌恰县|
阳信县|
安化县|
福清市|
耿马|
孟津县|
宽城|
红安县|
吴江市|
民乐县|
徐汇区|
红原县|
宽甸|
天祝|
裕民县|
中西区|
鄂州市|
红河县|
铅山县|
平乐县|
康定县|
江门市|
宜昌市|
武冈市|
古丈县|
剑河县|
琼海市|
化德县|
攀枝花市|
清远市|
鄂伦春自治旗|
长宁县|
丰顺县|
晴隆县|
昌邑市|
原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