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主角都三百多歲了,出第二個女主角就被噴,真的……,以后盡量不寫女主角的戲。) 在彭風離開中原,周游海外世界各國的時候。 大明朝,出現了一位奇葩皇帝。 這位皇帝的無恥程度,厚臉皮程度,賣國的程度,遠超過了宋徽宗宋欽宗兩宗的總和。 歷代昏君加在一起,也沒有一個他這么昏庸可怕的。 這個人,就是朱棣的曾孫,明英宗朱祁鎮。 別看這位的名字里面有一個英字,這是他后代給他美化的稱呼。 明英宗朱祁鎮,明宣宗朱瞻基長子,生于1427年。 正統八年,也就是公元1443年正式繼位。 繼位之后,寵信一個叫王振的太監,導致宦官專權。 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瓦刺也先,向明朝邊境發起大規模進攻。大同守軍失利,塞外城堡陷落,邊報傳至朝廷。 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親率大軍出征。 在朱祁鎮看來,我有大軍五十萬,其中軍中好手無數,區區瓦刺只有三萬人馬。 我以五十萬人馬打你二三萬人馬,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 飛龍騎臉,怎么輸? 太監王振,想著老子現在是皇帝的親信,怎么也得回家鄉顯擺顯擺,于是,大軍就道到了王振的家鄉,蔚州。 但這個時候,王振又擔心軍馬太多,會踩壞家鄉的莊稼,又命令大軍轉彎走嘉峪關回京。經過這么一折騰,明軍走到土木堡后,筋疲力盡。 瓦剌軍隊一路圍隨著而來。 瓦刺統帥,在土木堡發動攻擊前,就截斷了明軍的水源。 使得50萬大軍本身就筋疲力盡,又沒有水喝,也不能做飯,還沒開打,明軍就亂了套。 最終,五十萬大軍被擊敗。 明軍傷亡過半,四散奔逃,隨行的五十多名官員殆盡,加上之前的損失,包括二公、三侯、六伯、二尚書、三侍郎等重要官員,朝廷幾乎為之一空。 整個大明王朝文武中樞,幾近一掃而空,京城門戶亦已洞開,經歷永樂盛世和仁宣之治,鼎盛時期的帝國經此一敗,竟到生死存亡關頭。 這即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土木堡之變。 但,你別以為這就完了。 若是明英宗朱祁鎮,老老實實的當了瓦刺的俘虜,也就算了,歷史上最多評價他是宋徽宗,宋欽宗之流。 但是,不! 明英宗朱祁鎮的騷操作來了。 瓦刺太師也先,俘虜朱祁鎮后,野心膨脹,更欲南侵大明,挾制朱祁鎮攻宣府、攻大同,令朱祁鎮在關下叫門。 朱祁鎮也應了,站在瓦刺軍隊最前方,叫大明守將給他開門。 若兩關守將聽其亂命,開關獻城,則大明九邊防線崩塌,京城乃至整個中原的的屏障將被拔除,不知多少黎民百姓要慘招胡虜鐵騎殺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