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承訓先是將舊港宣慰司、馬六甲地區(qū)的情況,包括勢力分布和變遷大致梳理了一遍。 不說內(nèi)閣,反正朱怡炅是聽的挺懵的,就算看著地圖也是頭疼的不行。這屁大點地方,能分出這么多小國,這些小國還你來我往,甚至還有琉球國那種國王沒了,大臣跑出來繼位,簡直離譜。 朱承訓卻是繼續(xù)說道:“今之舊港、馬六甲,雖情勢復雜,但可利用之處也頗多。無論柔佛、馬打藍諸國,還是其余番邦土人。只要能利用好這些勢力,我大明完全可不必與英國聯(lián)合,也能將荷蘭人盡數(shù)從舊港驅逐?!?br> 眾人都是點頭,荷蘭人樹敵太多了。別說現(xiàn)在衰弱,就算曾經(jīng)強勢的時候,也是三天兩頭在海外跟別國干仗。 中國出兵打荷蘭,馬打藍國肯定會跟著動手,因為馬打藍要收復失地。 至于關系較好的肉否國,這個柔佛已經(jīng)不是正統(tǒng),只要中國這邊能遣使冊封,從柔佛拉個仆從軍,去夾擊荷蘭人的馬六甲完全不是問題。 再加上荷蘭人分走了一半的海軍去了菲律賓,這還真可以不需要英國,大明自己一個就能解決荷蘭了。 朱怡炅只略一思忖,便點頭道:“準奏。不過中英聯(lián)軍征討荷蘭,此事已然定下,不可擅改。樞密院繼續(xù)收集南洋軍情,內(nèi)閣、禮部即刻刻造柔佛、馬打藍國金印,再著人遣使兩國冊封。” “遵旨?!?br> 內(nèi)閣大臣連忙齊聲拱手應命。 朱承訓又接著說道:“緬甸之國,其與舊港情況類似,卻也并不相同。該國本屬我大明冊封諸土司,后于正統(tǒng)二年復叛,為麓川國。前明發(fā)大軍三次征討,又對其分化進攻,這才終于平定麓川國,并重新設立土司管制?!?br> “而孟養(yǎng)土司其實就是傣人,在今之緬甸又叫撣人,該土司早在前明時期自主權便極大,甚至隱成獨立王國。直至南部東吁國崛起,先后吞滅阿瓦、勃固、暹羅、老撾諸地,并進一步試圖侵占孟養(yǎng)土司。前明與之打了很多年,但最終經(jīng)不住糧草損耗,遂即停戰(zhàn),默認孟養(yǎng)、木邦諸土司為緬甸侵占。” “不過,自前代東吁王沉溺酒色,奢侈無度,大興土木,又肆意挑起王室內(nèi)戰(zhàn)。如今東吁國實力早已是江河日下,僅僅此番來朝的清邁王,這東吁國便難以解決。陛下冊封清邁王,卻是正合適,完全可以使東吁國持續(xù)內(nèi)戰(zhàn)?!?br> “而緬甸北部山路崎嶇,氣候炎熱,大軍難以在此長久作戰(zhàn),更不能孤軍深入。前明屢次征發(fā)大軍,也多是見好就收。何將軍若要發(fā)兵攻打東吁,這幾年便是最好的機會,無論清邁王平定與否,東吁國必將元氣大傷?!?br> “只是,若征討緬甸,收復孟養(yǎng)、孟密、木邦諸土司轄地,其余皆可設立土司,唯獨孟養(yǎng)必須改土歸流。此地唐時為南詔國土,宋時為大理疆域,戰(zhàn)略地位太過重要,必須掌握在朝廷官府手中,不可使其自治,否則后患無窮。而孟密盛產(chǎn)玉石礦,前明便是云南最大玉石產(chǎn)地,孟密也是借此迅速發(fā)展壯大,木邦轄地多山,崎嶇難行。孟密、木邦等地宜冊封土司,并煽動其背離東吁國獨立?!?br> 朱怡炅邊聽邊看地圖,基本算是對緬甸有了大致了解。 可以說,緬甸東吁國極盛時期是真的牛逼,比中國云貴加起來地盤都還大的多,暹羅、老撾全被它吞了。巔峰時甚至能拉起幾十萬大軍,可能有不少水分,但放在東南亞,那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強國了。 只能說,其興也勃,其亡也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