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之前秦檜的想法,與完顏宗弼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在這樣的情況下,還引導著他們往另外一個方向去進攻的話,很有可能完顏宗弼現在已經會開始懷疑他了。 可以說我們的主角是非常幸運地,至少現在完顏宗弼還將一切,都歸結于自己運氣不好,在青州城外沒有能夠將大宋的軍隊完全被消滅掉,所以導致青州城有很強的防御力量。 而現在在費縣,他們又遇到了強大的宋國武將張伯奮,一開始就用斗將的方式將他們的士氣打擊了很多。現在又有非常極端的一人守城的方式,徹底擊潰了一次金國的進攻,這使得金國這邊的士氣進一步衰落。 自己應該怎么辦,自己要怎樣才能夠攻下由張伯奮這個大殺器所把守的費縣呢? 在接連進攻了五天之后,費縣仍然固若金湯,雖說費縣是一座小城,但是卻擁有著充足的防守力量,甚至張伯奮一開始所帶領的那1500士卒,很多都不需要登城作戰,只需要那2000訓練起來的民兵作戰就可以,有張伯奮在城墻上一直坐鎮,這嚴重的打擊了金國士氣,同時也使得他們的防守似乎變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這幾天完顏宗弼一直和自己的麾下在想辦法,應該要如何進攻費縣,四面攻城這樣的辦法顯然是沒有什么用的,如果只是強攻的話,現在大宋這邊的士氣正旺,根本就起不到特別大的作用。 秦檜自然不會給完顏宗地出什么攻城的主意,他只是以自己不擅長行軍打仗為理由推脫,當然他是真的沒有主意。 張景之似乎也因為之前被秦檜說了一次,所以就算他有辦法,也并沒有說出來,這一點秦檜看的非常清楚,因為他的臉上是有掙扎的,或許張景之已經有些良心,已經重新燃起了自己的民族心理。 這一次反倒是頭腦相對簡單的訛魯補立了一個功,在完顏宗弼招集眾人進行商議的時候,他忽然急躁的說了一句,要是這費縣沒有城墻就好了,那就可以用騎兵直接沖擊對方的陣營。 訛魯補的這句話直接給了完顏宗弼很大的啟發,對呀,自己這邊不能夠將費縣給攻下來,而張伯奮能夠安安穩穩的在城墻上與他們作戰,說白了靠的不就是城墻嗎,如果說城墻都沒有了,費縣還怎么去進行防守,以他們的兩、三千人根本面對自己這邊就沒有任何的作用。 完顏宗弼有了主意之后,立刻下令大軍進行準備,這個時候秦檜知道情況不妙,估計費縣這一次是要完了,但問題是他現在在對方的陣營之中,什么也做不了,如果讓他能夠有辦法傳遞情報的話,一定會提前告訴張伯奮,并且讓他帶軍趕快往回撤。 五天之后,金國大軍這邊準備妥當,前去攻城的再也不是下了馬背的金國士卒,他們全部騎在馬上,一人馬背上兩個裝得滿滿的沙包,而這些騎兵這一次的任務并不是前去作戰,而是作為工兵使用。 這些騎兵快速的對著費縣沖了過去,頂著費縣上面那些士卒的遠程攻擊,沖到了城墻下方,將沙包丟在了城下,之后快速的從兩邊往回撤退。 看到金國騎兵的行為,張伯奮就知道他們要干什么,因為這樣的情況之前他的父親張叔夜曾經和他說過。 或許這個地方你會奇怪,張叔夜之前實際上少有和金國進行交戰,怎么會知道金國的攻城方法呢?張叔夜確實是沒有和金國人有什么交戰的經驗,不過他也參加過之前與金國聯合進攻遼國的行動,說起來那還是宣和年間的事情。 當時宋朝這邊的統軍之人,乃是著名的童貫,此人曾經用兩三萬人圍攻宋江的數百人,最后還大敗而回,實在是大宋名將之一,就是這樣的人物,帶著大宋的十萬精銳前去進攻奄奄一息的遼國,最后還打了一個大敗仗。 當時張叔夜就特別注意過金國的進攻方式,因為當時如張叔夜一般的很多有識之士,已經覺得方金國把遼國給擊敗之后,或許下一個目標就會是孱弱的大宋,而果不其然金國在消滅了遼國之后,真的第一時間做的事情就是大舉進攻北宋。 這樣壘土攻城的方式,實際上是金國從老大哥遼國身上學到的,以馬匹的機動能力,運一些沙包到城池下方,在城池下方用這些沙包壘成一個斜坡,之后從這些斜坡上,直接就能夠讓馬匹登上城池,城墻從而也就失去了其防御作用,之后的戰斗對于他們這樣的游牧民族也就容易了。 當然在歷史上真正的百年之后,蒙古也從金國的身上學來了這一套進攻的方式,將金國的城池一個個的攻了下來,可以說是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 張伯奮立刻組織自己麾下的士卒大量登上城池,這已經不是他能夠浪的時候了,并且張伯奮下令將提前準備好的滾木、礌石,全部都不要錢似的往下扔,希望能夠將對方的行動稍微延緩一下。至于他麾下的弓弩手,更是賣力的將自己的弓箭和弩矢向目標射過去。 然而金國所使用的騎兵確實是擁有著非常強大的機動力,等費縣內的守軍看準目標,再往下砸的時候,基本上就已經很難命中目標了,就算偶爾能夠將對方給砸死,這些金國士卒的尸體以及馬匹的尸體,也會同時成為沙包壘起的斜坡的一部分,弓弩手同樣也是少有斬獲。 就算張伯奮非常的驍勇善戰,但是面對現在的情況,他也沒有任何的辦法,因為這不是對方派人前來進攻,如果只是單純的工程,他是完全不會畏懼的,這樣非常規的光線方式。他自己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去應對,或許如果他的父親在這里,會想出很好的辦法,但是他也只聽他父親講過這件事情卻忘記了應對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