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陸成是真的非常緊張,這是他有史以來的第一次以‘老師’的身份站在講臺上,給一群老師上課。 以前在本科的時候,陸成是做個小班教學,但那都是同學,大家都是菜雞,我預習了,大家沒預習,我就比你懂得多一些。 但現在不一樣,下面坐著的人,百分之八十以上論資歷都比陸成要高,甚至幾個人以前還是他在急診輪科的時候的老師。 這身份不一樣,心態(tài)自然會緊張。 不過事情走到這一步,陸成也只能開口:“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陸成,骨科的陸成。” “說實話,我現在是非常的忐忑,因為來急診之前,我沒有任何的準備,包括講些什么和PPT的準備。甚至我對董一鶴醫(yī)生做的PPT,都完全不熟悉。” “所以喊我來做經驗的分享,其實無非就是照著這個PPT念一遍。這就有點浪費各位老師的時間了,倒不如這樣,因為董一鶴醫(yī)生臨時出了意外,我們就先一起把他準備給我們分享的一些東西,一起看一遍,學習一下吧。” 陸成這是在為董一鶴拉勢,雖然講董一鶴來這里做經驗分享是拿了他的名額做的交易,但是董一鶴辛苦嗎? 他同樣辛苦啊! 他也看了將近六七十個病人,雖然效果不怎么好,甚至有些病人從骨科推出去之后就發(fā)生了并發(fā)癥,因為發(fā)現得及時,沒什么太大的問題。而少數的人則是沒能把命救出來。 但不要忘記董一鶴的身份,他是骨科醫(yī)生,他只要把骨科的病種給搞明白,把骨科方面的問題搞專業(yè),就已經夠了。 他看過的病人,骨科方面,沒有任何問題,還要他去看其他方面的問題,這本身就是一種苛刻的要求。 并不是每個人都是陸成…… ppt很多,足足五十多張,圖文并茂,證明董一鶴準備得非常精良,但是里面的內容,大部分都是老生常談。 陸成差不多七八分鐘,就放完了。 然后到了最后的謝謝頁面,陸成再次給大家鞠了一個躬:“謝謝各位老師的觀看。” “董一鶴醫(yī)生準備的內容呢,還是比較全面的。很多小細節(jié),也可能是董一鶴醫(yī)生平時在臨床中的經驗累積,是非常重要的細節(jié)組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