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生活就是這樣-《森工記憶》
親愛的讀者,今天,我非常不情愿地寫下這些文字,權(quán)作完本感言。
《森工記憶》陪伴我124天,35萬字,今日完結(jié),有很多缺憾,有人說是留下一地雞毛,未及打掃。有人說是恰到好處,意猶未盡。我的感言不談大家已經(jīng)讀過的故事,只談生活。
有一首歌《生活就是這樣》唱到:生活就是這樣/拼命追逐不停奔忙/就算遍體鱗傷/也要活出自己的模樣/生活就是這樣/結(jié)局從來沒得商量/悲喜只是過往……
這是一首抖音熱曲,很多人喜歡曾巍那蒼涼勁道的男聲,讓在為生活拼搏的人們,在歌聲中感受到了奮斗的艱辛,汲取了繼續(xù)下去的力量。生活是如此艱難,希望是如此的美好,記憶中的痕跡,永遠(yuǎn)不能被消滅,這就是文學(xué)的基礎(chǔ)。有生活、有希望。
人生活著得有希望,希望就如信仰一般。中國傳統(tǒng)里,沒有一個能將人心全統(tǒng)起來的宗教。不論是儒道釋還是佛道穆。這個意義上,中國人骨子里是追求自由和浪漫的,所以追捧飛流直下三千尺,追捧仰天大笑出門去,那種浪漫和無羈,令人神往。但生活本身并不提供自由和浪漫,除開極少數(shù)含著金鑰匙出身的人以外,還得自己創(chuàng)造,大部分人還得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辛苦,那種苦累,只有自己才能明白。沒有希望,就沒有文字。
林語堂說,中國的文學(xué)在中國扮演了類似宗教的角色。所以,但凡稱得上是知識分子的人,骨子里還是有文人情懷的。畢竟,中國人骨子里都有兩種情懷,著書立說、傳宗接代。簡單的八個字,把中國人都說透了。后者,只要是個正常的人都會,前者,似乎不是那么簡單,畢竟要用文字說話,中國崇尚文人,因為文人撐起了這個民族的精神脊梁。同時,又貶低文人,因為,這個民族骨子里還是崇尚金錢和權(quán)勢。文人是清貧的,窮酸的,不僅如此,從焚書坑儒到無數(shù)的運動,受傷的居然是一茬一茬的文人,因為他們也是最軟弱的,沒有骨氣的,最容易被欺辱的。倒是那些大字不識的起義軍,隨便一個由頭,揭竿而起,憑借著不怕犧牲的精神前赴后繼,這才能讓當(dāng)權(quán)者瑟瑟發(fā)抖,終究還是害怕拳頭硬。
筆和槍桿子,意義完全不同。刀槍劍戟早晚會生銹,文字卻傳承下來,愈發(fā)熠熠生輝。我們歷史,可以用圖表描繪出來,可以用時間軸列舉出來,那是生硬的歷史知識,何況歷史,是勝利者的歷史,歷史本來就是披著一層面紗。
文學(xué)才是真實的歷史。因為他忠實地記錄了歷史的脈搏、體溫、柔軟。文學(xué)讓我們知道了一段歷史中,人們的吃穿住行,所思所想,悲歡離合,人情世故。
歷史是循環(huán)往復(fù)的,那些如雷貫耳的名字,那些或長或短的朝代更迭,無一不充斥著血腥和暴力,不充斥著權(quán)力和金錢,看則驚心動魄,實則乏善可陳。
人性是相通的,文學(xué)就是人學(xué)。在文學(xué)中,體味人性,體味生活的本真。文學(xué)是在這個世界上,可以直接和自己的靈魂對話的東西。
所以,文學(xué)就是記憶,特定的時間、地域、人物發(fā)生的故事。
森工記憶,應(yīng)運而生,切口很小,窺一斑而見全豹,獻(xiàn)給共情之人。
2021年7月28日凌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京山县|
博乐市|
惠水县|
大英县|
土默特右旗|
彰化市|
文成县|
湘潭县|
东兴市|
五指山市|
南雄市|
潼关县|
平南县|
泗水县|
广饶县|
五莲县|
巢湖市|
丹凤县|
镇坪县|
广汉市|
临武县|
顺昌县|
甘孜|
松潘县|
茌平县|
汉中市|
松阳县|
西和县|
鱼台县|
讷河市|
马关县|
义马市|
淮安市|
安达市|
那坡县|
偏关县|
化州市|
阿拉善左旗|
张家川|
安康市|
什邡市|